2009年全球風電裝機總量增長31%,中國風電裝機容量連續第5年實現100%增長,2009年全球風電裝機總量達到1.579億千瓦,較上年增加了3750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中有近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去年,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從前年的1210萬千瓦增加到2510萬千瓦。而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里面,水電、風電、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加起來才只占7%。發電站中火電占4.4%,水電占20.4%,核電和風電僅占1.2%和0.8%。相對于一些發達國家,我們差距甚遠,如德國可再生能源已達到14%,每年風力發電可以滿足全國5%的用電需求,法國電力供應的80%來自核能,預計到2010年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達到21%。由此可見,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僅僅處于剛起步的階段。
規劃與現狀
從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規劃傳出的消息,我國未來新能源的發展規劃目標宏大;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2000萬KW,風電裝機從之前規劃的3000萬KW提高到1.5億KW:核電裝機從之前的4000萬KW提高到8600萬......
事實上,在國家政策出臺預期的帶動下,地方政府表現出更高的參與熱情,江蘇、上海、山東、浙江、寧夏等省市相繼出臺新能源發展規劃。而相關的產業投資也不斷出現,各地紛紛出現跑馬圈"風"。
在國家的新能源戰略版圖中,江蘇省與甘肅、內蒙、吉林等內陸省份同被列入七大"風電三峽"基地。預計經過20年左右的發展,江蘇省的風電裝機容量將超過1000萬千瓦,而鹽城被分到了650萬千瓦的任務。該市的最新規劃是,到2011年,全市風電場開工建設180萬千瓦,其中竣工陸上100萬千瓦,開工海上8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1400萬千瓦,其中陸上100千瓦,海上1300萬千瓦。在風電裝備產業方面,鹽城希望到2020年形成1000萬千瓦整機制造能力和2000億元銷售規模,并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機組裝完整產業鏈條。
江蘇省近期裝機1000萬千瓦的風電盤子中,除了鹽城的650萬千瓦,另有300多萬千瓦的任務在南通,當地在發展風電方面的熱情絲毫不遜于鹽城。據相關計劃,在2009年年底,南通海上的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0萬千瓦,2020年全市的風電裝機容量將突破1000萬千瓦。這一數字也和2008年全國的總裝機量相近。目前南通風電裝機容量近100萬千瓦,8個項目正在進行中。其中已并網4個,裝機容量44萬千瓦。按此速度,顯然在未來3年,江蘇省內這幾個城市的風電裝機總容量就將超過1000萬千瓦。
內蒙古達茂旗位于包頭東北100公里,一座塞外普普通通的縣級小城,除了上世紀60年代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玉榮的事跡,這里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無休無止的風,當地人用"一年兩場風,一場六個月。"來形容達茂旗多風的天氣。而讓當地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幾年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許多人紛紛涌到這里,瞄上了在他們看來再稀松平常不過的大風。
2004年以來,達茂旗旗政府在1.8萬平方公里轄區中,重點規劃了五個風電場,規劃面積達2800平方公里,達茂旗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建立600萬千瓦的風電場,相當于三峽水電站總發電量的1/3。在我國26個省區的風能資源中,大約有32億千瓦裝機容量可供開發,而內蒙古可供開發的風能達14.6億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