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我國輸變電制造業這些年的變化,張國寶感慨萬千。他回憶起一件往事:當時在建設云廣直流輸變電工程時,業主對國產的高端變壓器設備并不看好,因此選用了德國西門子的產品。誰知出現了意外,西門子沒能按時交貨。迫不得已,只好選用特變電工、天威集團等國內企業生產的高端變壓器。實踐證明,國產的高端變壓器并不比進口的差,其性能指標甚至還優于進口產品。
中國輸變電制造業正是抓住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了從“追趕”到“領跑”的飛躍。
10年前,中國500千伏電網輸電線路保護設備,80%都要依靠進口產品;而今,僅南瑞繼保公司一家的全國市場占有率就超過40%,并成功地為長江三峽、神六發射基地、大亞灣核電站、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保駕護航。
平高集團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在特高壓工程上馬之前,平高集團僅能生產55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斷路器、隔離開關及252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的GIS(氣體絕緣開關)。國內的550千伏 GIS市場幾乎全部由跨國公司如ABB、阿海琺、日本三菱、東芝等把持。通過特高壓、超高壓產品的研發和制造,形成了大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近三年平高集團研發的550千伏以上的產品達到23項,已獲得專利30多項。主持、參與制定國家標準9項、行業標準12項,進一步提高了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不少專家表示,國內輸變電設備行業依托特高壓等重大工程項目進行技術自主創新,在很短時間內縮小了與ABB、西門子等世界電工電氣巨頭的差距,有的方面甚至超越了跨國巨頭,開始領跑世界。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張國寶告訴記者,過去,輸變電中所用的晶閘管完全依賴進口,現在,我國可以制造技術含量頗高的6英寸晶閘管,而發達國家只做過5英寸晶閘管。
日漸壯大的中國輸變電設備企業,正在實現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2009年實現了塔吉克斯坦220千伏及500千伏成套項目總承包工程提前一年全線貫通;500千伏及以上高端輸變電產品連續三年大批量進入美國、加拿大等國市場……
國內最具規模的高壓、超高壓和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成套裝備制造企業集團、中國電氣工業百強之首——中國西電集團,目光始終定位在以自主研發、自主制造為核心的國際競爭舞臺上。
據介紹,西電集團的產品已遠銷德國、阿聯酋、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新加坡和香港擁有長期穩定的高端客戶;承擔了海外上百座變電站工程輸配電成套設備的“交鑰匙”工程。近三年外貿出口創匯額持續增長,2009年已超過3億美元。
南瑞繼保則依托原創領先技術和先進產品開拓海外市場。在短短的四年時間,成功進入了海外33 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300多個海外工程采用了南瑞繼保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目前,南瑞繼保在中國220千伏及以上繼電保護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約45%,遠遠超過ABB、阿海琺、西門子、通用電氣等國際公司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的總和。
除了產品“走出去”外,輸變電領域內的“中國標準”也正逐步走向世界。
創新模式實現飛躍
張國寶認為,我國輸變電設備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受益于三大因素。一是市場因素,廣闊的市場需求為輸變電設備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二是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為了攻克技術難關,常常會有多家輸變電設備企業聯合組成研發團隊,使分散的力量形成合力。三是依托重大工程。特高壓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為我國輸變電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實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