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能源部(DOE)發布了2017年度《美國能源與就業報告》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美國太陽能發電行業雇傭了37.38萬名從業者,化石能源發電業(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雇傭了18.71萬人,前者比后者多出約20萬人。而太陽能發電量僅占到全美國發電量的0.8%。


也就是說,美國的太陽能發電業,以0.8%的發電量撬動了約20%的就業。
在中國,近日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光伏發電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已位列全球第一。按照2015年的數據,可再生能源行業創造的就業崗位,中國也已成為世界第一(IRENA,2015年數據)。

在中國,僅光伏行業全產業鏈就業人數就達165.2萬人,遠超美國全部可再生能源的就業人數。
一位長期關注美國能源行業的人士告訴無所不能記者,近幾年美國可再生能源就業人數一直高于傳統化石能源。但由于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仍以煤炭等為主,國內可再生能源就業人數仍然少于化石能源。

2014年12月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中,不包括燃煤和天然氣發電等行業,僅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從業人數就達到611.3萬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從業人數達80.1萬人。Wind數據顯示,由于2015年煤炭行業不景氣,截至當年12月,上述煤炭業從業人數下降至525.5萬人,仍高于當年可再生能源從業總人數。

單以光伏來看,就業人數165.2萬人更是遠低于煤炭業,但高于石油、天然氣開采業人數(80.1萬人)。
在探討就業人數時,還要考慮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根據國家能源局《2015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4.5%,其中光伏發電量僅占全國總發電量的0.7%。據國家能源局網站消息,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全年發電量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1%。

隨著可再生能源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其對就業的帶動作用也會越來越大。而煤炭消費比重將降低到58%以下。根據最近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預測,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帶動就業人數將超過13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