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以綠色發展為主攻方向,改造提升農畜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電子商務、清潔能源、文化旅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市域經濟轉型升級。
巴彥淖爾市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圍繞“三線四區”(沿河、沿山、沿邊,套區、牧區、沙區、湖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產業布局,嚴守環保紅線,成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市和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圍繞乳、肉、絨、糧油、番茄、瓜果蔬菜等優勢特色產業,巴彥淖爾市積極引進、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市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堫^企業達到271家,帶動20萬農牧戶參與其中,成為全國地級市中最大的肉羊、有機牛奶、向日葵、脫水菜、番茄生產基地,已有242個產品、310萬畝基地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7個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今年上半年,全市農畜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其中,乳制品、植物油加工、紡織業、蔬菜水果和籽仁加工,同比分別增加33.5%、20.0%、9.5%、8.5%。
該市借助“互聯網+”重構農產品供應鏈,利用羊畜產品電子交易平臺、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易供銷”電商平臺、三瑞農科渤海商品交易所、力農集團e牧寶等7大平臺,開展現代新型信息技術電子商務活動,實現互聯網與現代農牧業和商貿物流等產業的融合發展,讓傳統農業長出新芽。今年上半年,全市電子商務企業數達到958家,比去年同期新增87家,交易額實現23.1億元,同比增加40.9%。其中,羊畜產品電子交易中心實現交易額6778.3萬元,同比增長23.3%;渤海商品交易所五原營業部葵花籽線上實現交易額20.5億元。
依托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優勢,巴彥淖爾市圍繞“清潔”抓轉化生產,圍繞“輸出”抓通道建設,先后有國電龍源、國電電力、國華、中電投、魯能、華能、大唐、華電、盾安等30多家公司進駐開發風光電項目,構建起升級版的清潔能源產業。截至目前,全市已并網風電285萬千瓦,光伏79萬千瓦,光電裝機累計達到364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64%,清潔能源基地初步成型。
該市將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打造,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加快開發精品旅游線路,重點推進黃河河套文化旅游區5A級景區創建,推進河套農耕文化博覽苑、烏梁素海、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納林湖、多藍湖、匈奴城、烏拉特部落等景區提檔升級,黃河游、草原游、沙漠游、口岸游等特色旅游蓬勃興起。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198.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9.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和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