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英國:先行者的華麗轉身
2016-07-19
來源:《能源評論》
瀏覽數:556
作為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可以說,英國是低碳轉型最為積極、成功的國家之一。今年5月9日深夜至5月10日凌晨的數小時內,英國電力系統中來自燃煤的發電量下降至零;5月12日超過12.5個小時沒有任何電力來自燃煤發電。
作為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可以說,英國是低碳轉型最為積極、成功的國家之一。今年5月9日深夜至5月10日凌晨的數小時內,英國電力系統中來自燃煤的發電量下降至零;5月12日超過12.5個小時沒有任何電力來自燃煤發電。這是從1882年以來英國首次實現“零燃煤發電”。本期數說能源,將介紹英國的能源自給、電力結構、清潔能源發展以及能源轉型情況。
2016年,由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研究機構聯合發布的全球環境績效指數顯示,英國排名12,得到87分(總分100分)。英國擁有著較為完善的電力系統,然而隨著氣候變化愈發嚴峻,北海油氣田儲量日益枯竭,英國決定實施低碳轉型政策,建立適應低碳發展的電力市場機制,促進清潔能源發展。截至2014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比1990年下降了35%,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下降了29%。
能源消費難言自給
過去的40多年間,英國能源的對外依賴程度呈W型的走勢。上世紀70年代,英國的能源約有50%依賴于進口。隨著北海油氣產量的上升,英國能源的對外依賴程度逐漸下降,到1981年成為凈出口國。1988年的派珀阿爾法災難使得油氣產量出現倒退,在短暫成為能源凈進口國之后,于90年代中期再次成為能源凈出口國。1999年,北海油田的產量達到峰值,隨后開始逐年下降,到2004年又重新成為能源凈進口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程度也一直保持增長態勢,到2014年又回到了接近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約46%的能源依賴進口。
英國主要的能源進口來源國按進口總量大小依次是挪威、俄羅斯、美國、荷蘭、卡塔爾、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哥倫比亞等。從國外進口的能源種類包括煤炭、原油、石油制品、天然氣,此外還包括生物燃料等其它能源。
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
一直以來,英國的電力結構處于不斷的演化之中。1990年以來,煤炭和石油發電不斷下降,天然氣發電不斷增加為最大的發電能源,最近幾年則迎來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天然氣發電的變化最為顯著,北海油氣田的繁榮和衰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核能是英國另一個重要的發電來源,1998年發電量(約80太瓦時)達到峰值以后,逐漸開始回落。尤其是2006年以后核電站關閉和部分電站的檢修使得年發電量一度跌至60太瓦時以下。2011年之后,隨著檢修電站恢復運行,發電量有所恢復。煤電發電量則總體處于下降趨勢,除了2006年(部分核電關停以及天然氣價格上漲)、2010年(冬季電力需求大增)、以及2013(天然氣價格再次上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則在2000年以后保持上升趨勢。2014年風能提供了創紀錄的36太瓦時電力。
2014年,可再生能源的消費總量為13.6百萬噸油當量,其中9.6百萬噸油當量用于發電、2.7百萬噸油當量用于供熱、1.2百萬噸油當量用于道路交通,生物質能、風電和水電分別占72.2%、20.3%和3.7%。相比2000年,可再生能源已經增長了近5.5倍。
可再生能源發電方面,2014的發電總量為64.7太瓦時,提供了英國19.1%的發電量。相比199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總量增長了近11倍。其中,風電與光伏貢獻了其中55.6%的增長量。
此外,英國是全球海上風電的領導者,截至2015年,其累計海上風電裝機總量為5066.5MW,占全球總量的41.8%,占其國內風電總新增裝機量的37.2%。
溫室氣體排放方向已定
英國是全球最早開始關注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國家之一,政府出臺了大量的相關政策。目前,在《氣候變化法案2008》中確定了英國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即到2020年和2050年的排放量需分別在1990年的基礎上降低34%和80%。2009年頒布的《低碳轉型計劃》中計劃到2020年30%的發電量來自可再生能源,40%來自低碳能源。
新電改聚焦低碳
電力工業在向低碳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扮演最關鍵的角色。2011年7月,英國發布《電力市場化改革白皮書(2011)》,標志著以促進低碳電力發展為核心的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拉開帷幕。2013年12月18日,英國政府正式出臺《能源法案(2013)》,為電力體制改革奠定立法基礎。此次電改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差價合同。政府確定各類低碳電源的合同價格并設立相應機構,確保低碳能源在參與市場競爭中仍能以合同價格獲得收入。二是建立容量市場。英國國家電網公司對未來電力需求做出評估并組織容量拍賣,新建和已有電源、需求側資源、儲能設施均可參加,中標者需按時提供足額的電力。三是設立碳排放性能標準。限制新建化石燃料電廠的碳排放標準為450克/千瓦時。四是設置碳排放價格下限。當歐盟碳排放市場的成交價低于政府規定的價格下限時,由政府補償差價。該機制從2013年開始正式實施,價格下限為15.7英鎊/噸,到2020和2030年將分別增至30英鎊/噸和70英鎊/噸。
- 閱讀上文 >> 江蘇省鹽城市新能源發電持續高速增長
- 閱讀下文 >> 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