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風機比喻成人體,那么
潤滑油就是他的血液,可見風機的運行狀況與潤滑系統密切相關。”在日前的一次風電技術交流會上,鄭州奧特科技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告訴記者。
隨著大批風電機組陸續走出質保期,風電后運維市場的巨大商機正在浮出水面,而潤滑系統管理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潤滑管理成重要一環
據預計,2014年到2016年,每年將有約14吉瓦-18吉瓦風機質保到期;2017年和2018年,年增長規模將達到26吉瓦和30吉瓦。到2022年,將有累計約187吉瓦的風機質保到期。
“大批機組陸續出質保意味著風機運維從制造商的手中有可能轉移到開發商或專業運維公司的手中,運維權的變化實質上是一個新舊交替的開始。一方面,已經進入初裝市場的
潤滑油供應商要力圖鞏固自己的地盤,讓自己的潤滑服務進入更久遠的后運維市場,另一方面,對于沒有進入到初裝市場的供應商來說,后運維市場則是必須抓住機會。”鄭州奧特科技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稱。
風機屬于大型高精度、高價值運轉設備,風機的所有軸承、齒輪等部件均處于頻繁啟停、高負荷連續運轉的工況條件下,且風力發電場又大多集中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易對設備造成嚴重侵害,維修保養難度較大,成本較高。據統計數據顯示,風機故障的1/3是由于潤滑引起的,風電機組潤滑管理已經成為風電運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每年潤滑油的相關費用則大約占到一臺風機運維費用的1/5。
科德寶集團負責潤滑業務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在風機領域,潤滑油主要用于主變速箱、變槳和偏航變速箱、制動液壓控制和變槳控制、偏航和主軸承等部位。其中最關鍵的是帶動發動機運轉的主變速箱,它也是齒輪傳動箱風機的心臟。主變速箱決定著整個系統能否正常運轉,一旦發生故障,不僅影響發電效率,而且修復成本也非常高昂。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目前,美孚、殼牌、福斯等外資品牌基本上壟斷了國內的風電潤滑油市場。而國內一些專業服務公司則側重于提供油品檢測、換油、濾油、廢油回收等相關服務。
需要整套解決方案
我國陸上風能資源集中在“三北”地區,這給
風電潤滑帶來的挑戰是極端低溫嚴寒條件下的潤滑可靠性,包括潤滑油品的低溫流動性、潤滑油品的冬季免維護冗度、嚴寒條件下潤滑性能保持性。此外,隨著對風電機組運行效率的日益重視,也需要提高潤滑產品的可靠性,以及滿足潤滑清潔度、過濾特性和長壽命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