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筑工程學院風電供暖示范項目預計年內竣工;華強兆陽張家口15兆瓦光熱電站項目開工建設;赤城縣被列入國家首批光伏精準扶貧試點縣……今年以來,張家口市全力加快新能源項目建設與跑辦步伐,為張家口市爭取建設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創新示范特區增添了沉甸甸的砝碼。
啟動第三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工程
“2015年4月3日,500千伏‘三站四線’項目正式投運,為張家口地區增加了155萬千瓦的風電外送能力,在此基礎上,今年張家口市將啟動第三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工程,規劃裝機容量為500萬千瓦,計劃在3至5年時間內,全面推進張家口地區風電產業發展。”市發改委能源處處長楊杰然介紹說。
張家口市風能資源儲量高達1700萬千瓦,從2007年壩上地區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后,經過三年建設,2010年10月,工程全部建成,并實現并網發電;2009年,張家口市第二個百萬千瓦級風電開發基地工程獲批,開發區域包括張北、尚義、康保、沽源縣和察北管理區和塞北管理區,開發規模達165萬千瓦,2013年底基本建成,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清潔能源產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探索太陽能光熱電站項目建設
“今年張家口市將對太陽能光熱電站項目進行積極嘗試,計劃在張北縣及察北管理區建設兩個太陽能光熱電站項目。目前,位于張北的華強兆陽張家口15兆瓦光熱電站項目已開工建設,察北管理區光熱電站項目計劃年內開工。”楊杰然表示。
華強兆陽張家口15兆瓦太陽能光熱電站項目設計年發電量7500萬度,預計總投資7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第一期建設40%的發電能力,包括太陽島、儲熱塔、常規島和生活區,第二期建設60%的發電能力,其中第一期建設調試完成之后即可運行發電。
據了解,光熱發電是通過聚集太陽輻射獲得熱能,將熱能轉化成高溫蒸汽驅動蒸汽輪機發電。與傳統的光伏發電相比,光熱發電的優勢也很明顯,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后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發電。
光伏扶貧領域取得新突破
今年初,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光伏精準扶貧工作,赤城縣被列入首批試點縣。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今年起,赤城縣將因地制宜開展光伏農業扶貧,利用荒山荒坡、農業大棚或設施農業等擬建光伏扶貧項目,總裝機規模70.15兆瓦,覆蓋貧困人口2000人,切實增加貧困人口收入。
據了解,開展光伏發電產業扶貧,首先要實施分布式光伏扶貧,支持片區縣和國家貧困縣內已建檔立卡貧困戶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增加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按照實施方案,國家將建立國家統籌、地方配套、銀行支持、用戶出資等多種資金籌措機制,統籌電站建設和分布式光伏系統建設;光伏扶貧優先列入光伏發電年度開發計劃,單獨下達。中央財政安排必要的財政補助資金和貸款貼息資金,各省級政府結合本地財政及貧困地區情況落實配套資金,銀行實行低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