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當今全球能源正逐步呈現出多極化的結構,以地緣政治為主導的國家關系也隨之發生了改變,而中英能源合作尤為重要。李克強總理今年6月訪英期間,已與英方達成共識,認為能源是兩國合作的重要支柱,且應以支持能源的清潔和低碳轉型為重心,尤其應重視以核電、風能、太陽能為主導的清潔能源領域。9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的赴英訪問更進一步落實了中英民用核能合作等領域的協議,馬凱還同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共同主持了第六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再次重申了清潔能源在兩國之后合作中的重要角色。
如此頻繁的接觸無疑顯示了雙方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愈加廣泛深入。那么,是什么吸引著中國投資人的目光,使英國成為能源方面的吸金熱土呢?我們可以從英國的能源發展路徑中一窺究竟。
英國電力市場改革
回顧歷史,三次英國電力市場改革,使英國清潔能源市場開放程度世界領先。1989年的第一次改革中,英國實現了電力公司的結構重組,以及股份制和私有化,采用的是強制型電力庫模式。此舉促成了發電商之間的競價,通過這種機制,發電商可以根據需求情況預測和控制電價。僅僅10年間,英國的私營發電商就從6個增加到了33個。
2001年的第二次改革中,英國采用合約交易為主、輔以不平衡電量交易的NETA模式。新政策摒棄集合競價,允許發電商與供電商直接簽訂合同。由此,發電商可以準確地預測發電供應情況。
2005年開始的第三次改革中,這一模式在蘇格蘭電力公司與蘇格蘭南方能源公司兩大公司壟斷的蘇格蘭電力市場上得到推廣,由此,統一的英國電力交易和輸電制度(BETTA)也逐漸建立起來。英國電力改革以立法穩步推進,從個別地區逐步推廣到全國,在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四個環節打破垂直一體化的壟斷局面,之后還引入了私有化和競爭,建立了公平、透明、開放的電力交易市場。
英國政府于2011年7月發布了《規劃我們的電力未來:關于發展安全、價格適宜和低碳電力的白皮書》,揭開了新一輪英國低碳電力市場改革的序幕,安全、清潔、多元、可持續成為了英國電力改革下一篇章的核心所在,也昭示了英國核電未來發展背后的強大政府支持。
清潔能源戰略
英國在世界環境中所作承諾使其成為率先發展清潔能源的先驅。盡管英國是第一個成功將核能商用的國家,但由于核能發電價格過高、切爾諾貝利事件等原因,直到2000年,石油、天然氣依然是英國電力市場最依賴的能源。2000年后,隨著英國石油和天然氣的供給開始下降,以及全球環境壓力的不斷造勢,英國于2008年通過了《氣候變化法案》,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適應氣候變化而建立具有法律約束性長期框架的國家。這一法案的長期目標是到205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1992年的20%,并在發電領域實現零排放。同年,英政府發布了《核能白皮書》,核能又重回了英國能源歷史舞臺。
引進外資應對電力需求提升
未來,英國長期電力需求預計將會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25%的現有發電機組即將面臨退役。因此,英國需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來替代一部分現有電力裝機,一方面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另一方面實現電力的低碳化發展。從規劃目標來看,到2020年,英國在發電和電網領域總投資將達到1100億英鎊。2013年10月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到訪中國,傳遞了英國允許中國公司投資英核能項目的信息。這無疑成了中英兩國在核電領域合作的堅實基礎。
目前包括中核集團、中國廣核集團在內的中國核電企業已逐步進入英國。2013年,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中核集團參與的中方聯合體與法國電力公司就聯合開發英國核電市場達成了合作意向,并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工業合作原則協議。中方聯合體將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參與到欣克利角C和后續項目的建設。此次合作的順利進行勢必將成為中國供應鏈參與英國新建核電市場的重要里程碑,并為中國核企“走出去”積累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