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的開發可以開發30億千瓦應該是沒有問題,從“十二五”發展規劃來看,2015是2100萬千瓦,2010年是一千瓦,大概這么一個情況。這個是我最近做的研究,電力規劃做20年基本上到2035年了,2013年我們國家一共清潔能源發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等一共占30.7%,到2050年水電、生物質、核電,這個基本上規模比較固定,大概水電基本上五億千瓦左右,然后生物質的發展,資源也比較豐富,但是主要可能有一些其他原圖,比如燃料、飼料,可能開發5000萬千瓦差不多。2000年風電和太陽能到底開發多少,現在風電和太陽能有這么一個數,大概10到25億千瓦。第二、裝機在2050年會達到30億到60億之間,這就是我們開發的力度以及和電力系統的配置,這是我們大的發展趨勢。
在這個基礎說,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國家未來電力流近期怎么樣,中遠期怎么樣。我們要統籌輸電走廊和路徑,優化西部北部水電、風電和煤電基地向東中部地區外送流向和規模,經優化計算,到2020年東中部12省市受入電力3.5億千萬,2011到2020年新增2.8億千瓦的電力流,水電大概7400萬,煤電和風電大概1.6億。
風電這塊怎么送的,大概開發兩億里邊,陜北地區占了85%左右,但是除了陜北地區的消納,打擊有九千瓦才能輸送,然后東北是3200萬,華北地區的風電跨省輸送大概也有接近3000萬千瓦,我們做的條件就是風電基本上氣風要控制在5%以內,不能現在20%,30%這種氣口。
我國東中部受入電力流規模展望,到2030年前后、四川、越南、水電基本開發完畢,西藏水電將成為西電東送電力流接續點,風電電力流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太陽能發電跨區輸送需求逐步加大到千瓦級規模,2030年預計東中部受入電力流規模5億千瓦左右。2030-205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將成為電力流大規模增加的主要推動力,2050年預計東中部受入電力流規模6-12億千瓦。
電網發展格局,基本上到2020年之前要形成這么幾個電網的格局。我們東部電網、西北電網、南方電網、和華北、華東電網,形成幾大受端,大概西北能源比較豐富,東北主要未來開發風電的可能性很大,華東確實要形成這么一個格局。2050年的情況,可能電力系統的格局又會發生變化,就是到2050年的時候,我們風電、太陽能以及水電也不是非常高的規模,在西北和西南地區,應該說未來能夠留在送端形成一個送端大的地,這樣就可以在送端地區把它平滑一下,首先滿足當地需求,共同的選擇受端地區然后,山西的能源基地我畫出來了,未來我們就是大送端,大受端,多種能源融合,跨區的全國性的電網可能是一個發展的整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