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這樣的敘述過于抽象,客戶的理解會幫助你認識和應用上述殼牌的潤滑服務。比如有客戶說,殼牌的“潤滑分析師”服務系統就是一個經專門設計的早期預警系統,可以識別出零部件磨損加劇的跡象,以及有害污染物的存在或由于潤滑油性能降低而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這種狀態監測服務有助于實現預防性和預測性維護。”上述客戶強調說。
趨勢和挑戰
風電潤滑后市場與風電機組潤滑未來的趨勢和挑戰息息相關。
風電機組的大型化發展已成為一種趨勢,1.5MW至3MW機型成為主流機型,5MW以上風電機組技術也已經發展成熟,尤其是海上風電機組將趨于大型化。這給風電潤滑帶來的挑戰是變化負載下的保護能力,也就說風電機組潤滑要有更好的邊界潤滑及抗點蝕性能,以及非傳統配方、低硫添加劑,還要具備化解沖擊負荷的性能。
從風能資源看,陸上風能資源集中在北部,但剩余可開發資源已比較有限,而海上風能將成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之一,這給風電潤滑帶來的挑戰是極端低溫嚴寒條件下的潤滑可靠性,包括潤滑油品的低溫流動性、潤滑油品的冬季免維護冗度、嚴寒條件下潤滑性能保持性。
從風電機組運行與維護看,著重提高風電機組運行效率,以及專業化及標準化維護是未來的趨勢。這方面對風電潤滑帶來的挑戰是潤滑脂產品的潤滑可靠性,包括聚脲基增稠劑、合成基礎油、回轉支撐軸承微動腐蝕特殊要求、專用潤滑脂性能優于通用潤滑脂的可靠性,以及潤滑清潔度、過濾特性和長壽命需求。
而要解決這些挑戰還要靠技術手段。正如殼牌全球商用技術副總裁SeldaGunsel博士所說:“作為世界財富500強榜首企業,殼牌非常珍視長遠利益,這不僅僅指自身的長遠利益,也是指客戶的長遠利益,比起注重市場一城一池的得失,殼牌真正追求的是對尖端技術的不斷創新。”
據透露,殼牌每年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的資金額達到了10億美元,由此可見這家公司對技術研發的重視程度。據介紹,殼牌在漢堡、上海和休斯頓設有專注于潤滑油技術的研發中心。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中心的科學家們可以在全球和本地技術項目上攜手合作,共同創造解決風電潤滑挑戰的產品和服務。
2014年3月25日,致力于潤滑劑和油品研發的上海技術中心正式啟用,是殼牌公司在技術研發上深入投入的風向標事件。分析人士指出,該中心的啟用不僅可以把最好的技術和最廣大的客戶群拉得更近,也將吸引更多中國最聰明的人才加入殼牌,為全世界研發更多的清潔高效的油品。這將有助于殼牌不斷提升其潤滑油品在中國風電后市場的占有率,創新更好的服務模式,與中國客戶實現共贏。
中國已成為殼牌全球第二大潤滑油市場,風電后市場是殼牌高度重視的領域。作為殼牌潤滑油大客戶部銷售總經理,陳斌有足夠的信心把中國風電潤滑市場做強、做大。他說他的信心來自于殼牌以技術解決風電潤滑挑戰的能力,技術也讓他能夠及時地響應客戶需求并提供周到的技術服務。
陳斌舉例說,他在深入了解某個大客戶的需求后,為了解決潤滑技術、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問題,殼牌技術團隊主動為這家客戶開發了一套風電機組潤滑油軟件管理系統,令客戶由衷感嘆“不少潤滑問題,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想到,可是,殼牌替我們想到啦!”以技術服務帶動潤滑油銷售,是殼牌在風電行業推廣產品的一大特點。
據陳斌介紹,在未來的市場布局中,殼牌將更加注重服務網絡建設,在風電集中區域,建立殼牌潤滑油風電服務中心,提供全系列的風電潤滑服務,包括風電換油車、油品檢測、技術展示和技術培訓、商務洽談等,未來還會考慮增加諸如互動式體驗、零部件供應等其他項目。每個風電服務中心都會配置專業的商務和技術人員,服務周邊的風電客戶。技術服務不僅要做到高精尖,更要為獲取這種服務提供最好的便利性,專業與專心,這是殼牌的一種服務理念。
(選自:《風能》,文:薛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