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批風力發電項目陸續啟動,在“高原風谷”貴州,逐步建成風機、葉片、塔筒等風電建設配套設備生產基地。
“2013年,銀河長征電氣生產的2.5MW永磁直驅抗凝凍風機、中航惠騰、中復連眾生產的風機葉片,江蘇保龍生產的風機塔筒已用于我省風電項目。貴州航宇生產的風機軸承異型環件國內市場占有率100%,大部分產品銷往國外。”卓軍介紹說。
在風電建設項目中,風機成本占到60%以上,從外地采購風機設備到貴州,運輸費用更是驚人。為減輕企業負擔,實現產業配套,促進貴州風電更快更好發展,近年來省能源局積極促進各風機設備制造商入黔“扎營”。
在風機主機制造方面,我省先后引進了廣西銀河科技、明陽、華瑞三家有實力的設備制造商,銀河科技與遵義長征電器合作建設的2.5兆瓦抗凝凍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已正式下線,這種設備專門針對貴州冬季的凝凍天氣,已用于大唐桂冠盤縣四格風電場。
作為西南最大風電生產基地的遵義長征風電產業園,占地168畝,總投資為4億元,一期工程于2012年7月投產,年生產能力為200臺2.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已完成盤縣四格一期、二期共38臺風力發電機組的裝機,銷售收入達5.32億元。
在技術研發方面,銀河長征組建了強大的研發團隊,包括國內、國外風電行業內的專家近60人,成功自主研發的2.5兆瓦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GX93,成為國內第一臺通過中國電科院與德國GL共同組織的低電壓穿越測試的風機,具有良好的并網性能,可有效提高風電場并網后的電網安全。
葉片生產商則引進了貴州中航惠騰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和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其中,中航惠騰已于2013年7月下線首批風電葉片,該產品的交付,填補了我省風電行業葉片設備制造領域空白。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近年我國空氣質量的下降,尤其是霧霾天氣加劇,重新將市場關注的目光投向風電等清潔能源。從2014年及以后的形勢來看,整個風電行業經過調整期后進入了理性發展階段。加之國發二號文件確定貴州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做大做強能源產業,積極開發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淺層地溫能等新能源”,為推動貴州形成完整風電產業鏈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風機設備制作企業要做好產品結構的調整,提高產品質量和穩定性,才能在貴州分得更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