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設備的利用率高,國電集團風電裝機容量只占全國風電裝機的1/4,而發電量卻占了全國的1/3。同樣的機組,發電量多自然效益就好。
②專業化帶來多發電
同樣是風電,一些電廠還都建設在相同的區域,為啥國電的風電機組發電利用小時高?國電集團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就是專業化帶來的效果。
風力發電是技術非常密集的領域,技術含量相當高。國電集團旗下龍源集團是國電集團進行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和經營的主體,是全國唯一一家大型的風力發電企業。專業化經營使國電龍源集團公司在專業技術上始終處于領跑地位。可以說,國電龍源集團風力發電技術是目前國內最成熟的,專業技術分工也是最細的。
比如風電的選址,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只要有風的地方就可以建設,其實里面的技術含量很高。
據國電集團龍源電力公司總經理謝長軍介紹,近幾年風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建設速度逐步加快,但是不少風電企業恰恰忽略了對風能資源本身的深入研究,結果為后續經營和持續發展埋下隱患。而國電龍源對風資源的研究和利用做得非常深入,率先在50個風電場開展風資源的調查與評估。在此基礎上,提出并確定了在新疆、甘肅、內蒙古、河北、東北及東南沿海六個地區分別建設百萬千瓦風電基地的重點規劃。在每個項目上馬前,國電龍源的專業測風公司都會進行為期一年的專業測風研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和規程進行風電場選址、風力資源調查及項目前期工作,對項目可行性研究、風電場設計、風機微觀選址和設備選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組織進行科學的技術論證與評估,最大限度減少盲目性和技術風險,從而保證了國電龍源的風機在利用小時上普遍高于別人。
③專業化降低建設造價
國電集團有關人士認為,專業化的另一大優勢是可以降低造價成本,建設成本降低了,企業經濟效益自然就上去了。
比如,國電龍源的專業化設計力量雄厚,集團下面專業化設計公司就有兩家,這在其他發電集團是沒有的。
由于專業的設計能力使得國電集團的風電建設在技術上有了底氣,不僅能夠保證工程質量,而且為降低工程造價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例如:江蘇如東特許權二期項目采用的是美國公司的主設備,根據這家美國公司的要求,塔基設計委托給英國的一家公司。英國公司設計方案中單個塔基平均造價高達300萬元人民幣。經國電龍源集團與華東水電勘測設計院聯合進行技術攻關,不僅解決了軟地質灘涂上建風電的難題,而且最終將單個塔基平均造價降低到100萬元以內。僅此一項,就節省資金約2億元。該項目還以其高標準建設,獲得了2008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
據朱總介紹,目前國電集團的風電造價平均為8500元/千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國電集團還通過延伸風電上游產業鏈,大力發展風機制造產業來降低風電建設成本。比如國電集團保定風機制造基地,2008年就已經具備年產800臺1.5兆瓦風機的生產能力,2009年3兆瓦海基風機也將投產。據了解,國電集團根據中國風場分布特點進行產業布局,除保定基地外還將建成3個不同規模的整機制造基地。今年總產能將達到1000臺/年。
④專業化降低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