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開發(fā)不僅是用風來發(fā)電,更要讓這些電能得到有效利用,才能真正發(fā)揮減排效益。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認為,如果能在“電能替代”中增加風電的利用,其消納還有很大空間。
目前,冬季供暖煤改電的前景引起廣泛關注。冬季供暖季節(jié),同時也是風電消納最困難的時期。“難就難在‘三碰頭’:即風電的大風期、火電的供熱期和三北地區(qū)水電的枯水期碰在了一起,增加了風電消納的難度。”張正陵說。為了保證供暖,很多風機被迫停轉棄發(fā),好給煤電供熱機組讓路。一邊是清潔能源被浪費,一邊是燃煤供熱給大氣污染帶來巨大壓力,二者實現(xiàn)互補,將為提高風電就地消納提供有效途徑。
今年3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fā)布《關于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將在北方具備條件的地區(qū)推廣風電清潔供暖技術,力爭用2年至3年時間使風電棄風限電的問題有明顯好轉。6月份,國家能源局正式批復,將吉林白城市列為全國唯一的風電本地消納綜合示范區(qū)。
風電清潔供暖一方面可以有效解決風電就地消納難題,另一方面能夠減輕冬季供暖對煤的依賴性,減少小鍋爐煙塵、爐渣排放,有助于改善大氣環(huán)境質量。目前,風電清潔供熱試點正在推進過程中。據(jù)了解,有關試點運行情況良好,但存在規(guī)模較小、運營成本較高等問題。蔣莉萍認為,如果有關政策到位,風電供熱能夠得以在更大范圍推廣,那么風電消納情況還會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