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系統調峰能力,充分發揮抽水蓄能電站作用服務風電消納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蔣莉萍認為,如果有關政策到位,風電供熱能夠得以在更大范圍推廣,那么風電消納情況還會較大改善。

圖為山西省右玉縣小五臺光伏發電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12年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能源生產大國。全國電力裝機達到11.4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達到2.49億千瓦。風電裝機達到6300萬千瓦,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700萬千瓦。核電在建規模世界第一。 新華社記者 燕 雁攝
我國已經成為風電裝機容量位列世界第一的風電大國。但在風電場大規模建設的同時,由于本地消納能力不足、輸送通道有限,風電消納并不盡如人意,“棄風限電”成為風電發展的頑癥。近年來,經過多方積極努力,風電消納情況正在好轉
案例
風電供暖
冬季消納的 有效途徑
隨著吉林省風電裝機容量的快速增長以及在電網中所占比重的不斷提高,大規模風電的外送、調峰困難等共性問題日漸突出,特別是在風能豐富的冬季,“保熱調峰”導致大量的風電場棄風停機。因此,季節性調峰及外送困難和就地消納能力不強已成為嚴重制約吉林省風電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為解決上述問題,大唐洮南熱力站作為首個國家風電消納示范項目、吉林省清潔供暖示范工程,于2011年8月開始施工建設,僅用3個月時間,實現投產供熱。
據悉,該項目歷經兩個采暖期間,2011至2012年采暖期初投入商業化運營。經受住了罕見低溫嚴寒天氣的考驗,保障了節日期間的供熱安全,實現了長周期滿負荷運行。該熱力站設計采用大功率高溫承壓蓄熱式電鍋爐,在“棄風”時段全功率運行的工況,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儲存使用,不僅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發揮在用電負荷側具有明顯的“削峰填谷”作用。針對風電間歇性和反調峰性,其夜間工作增加電網負荷低谷段用電量,促進風電與電網的友好性。
據測算,一個采暖期可就地消納棄風2700萬千瓦時,同比節約標煤8000噸,減排二氧化碳35000噸。在2013年的采暖季,截至2013年2月28日,洮南熱力站累計提供清潔熱能7.7791萬吉焦,節約標煤8814噸,減排二氧化碳38562噸。洮南熱力站的實踐表明,其采用的棄風供暖技術及運營方式可行;系統運行穩定可靠,運行方式調整靈活;熱量輸出調整響應速度快,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強,供熱效果好;儲能效果明顯,風電消納穩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