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我國電力發(fā)展、供電保障的敵人?如何解決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與能源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局面?墨守成規(guī)難得進取,大膽嘗試或可功成。“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兵法》早在千年前已經(jīng)給了我們答案!
一段時期以來,業(yè)界圍繞特高壓的爭論從未止息,尤其是持反對觀點一方對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的口誅筆伐異常尖刻。而就在日前,由國家電網(wǎng)公司牽頭、國內(nèi)百余家電力和機械行業(yè)的科研、設計、制造單位和高校協(xié)同攻關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了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這無疑對支持“特高壓”的一方是一重大利好。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偉大的“中國夢”時特別強調(diào)了這8個字,筆者冷眼旁觀,認為至少堅持特高壓的一方通過實干拿出了成果,這種看準目標不動搖,不為一時的噪雜言論所動,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
針對反對一方所持的幾點理由,筆者認為無論從證據(jù)方面,還是從邏輯方面,其嚴密、嚴謹性都有待進一步完善。
有專家指出,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國外早有先例,而且是失敗的先例,并列舉了日本、前蘇聯(lián)以及意大利等國家的具體示例。因此得出結論:別人不行的,我們肯定也不行。
那么,請容我反問一句:在有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之前,根本就沒人搞過,或是搞過也失敗了,我們是否也做不了?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飛機、大炮、坦克之前,有多少成功的先例?把占世界1/5的人口從窮困和死亡中拯救出來,使其過上體面的生活,哪個國家成功過?我們做到了!
更何況,日本特高壓線路已經(jīng)通過了帶電運行考核,之所以降壓運行是由于需求增長減緩;前蘇聯(lián)特高壓線路降壓運行是由于蘇聯(lián)解體,可謂不可抗力;而意大利的特高壓根本沒有商運,因為人家沒有那么高的用電需求,可即便是沒有那么高的需求,人家不是也做了嘗試的實驗么,未雨綢繆,顯然是必要的!
還有就是所謂的安全性問題令這些專家們憂心忡忡,稱如果建成全國的交流特高壓聯(lián)網(wǎng),中國將走上比美國現(xiàn)有超高壓交流聯(lián)網(wǎng)更不安全的道路,后果將非常嚴重。筆者不敢妄加預測未來,只知道即便是嚴謹細致的法律準則,在沒有事實依據(jù)的情況下也只能做無罪推定,也就是“疑罪從無”。不知這些專家們在沒有親眼見證我國特高壓輸電線路出現(xiàn)問題的前提下為何做有罪推定,要將一種有待探討的方案一棍子打死?深謀遠慮固然可貴,杞人憂天恐怕就過猶不及了。
另外,有的專家指出,西電東送是不可持續(xù)的,到2050年時,我國將大幅依賴核電,而核電站大都建在沿海或負荷中心附近,風電、太陽能都應分散、分布,就地、就近使用。為節(jié)能減排,西北仍應遠輸煤,不應遠輸電,將來不會有大量的西電東送,而且輸電量會愈來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