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財務數據 (單位:億元)
2009 2010 2011
應付賬款 74.9 126.9 99.4
應收賬款 39.2 89.7 118.7
資產總額 170.2 286.3 347.9
營業收入 137.3 203.2 104.3
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類似華銳風電這樣采用“輕資產”模式迅速擴大產能規模的風電整機企業并不在少數,早在2007年金風科技就曾采用過此招,隨后即快速取得規模的擴張。到了近兩年,盡管金風科技沒有再過度使用此手段,但其財務特征依舊是“雙高”:高應付賬款、高應收賬款。如下表所示,金風科技的應收賬款持續增高,與此同時應付賬款亦保持在高位。
金風科技財務數據 (單位:億元)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年3季
應付賬款 14.4 20.0 46.5 53.0 61.8
應收賬款 25.8 46.8 70.7 102.0 111.8
資產總額 110.7 148.8 280.6 319.5 321.2
營業收入 64.6 107.4 178.6 128.4 24.6
查閱明陽風電等風電整機企業的財務報表,均可以看到上述這種“雙高”的財務現象。由于整機企業分別在上游和下游連接起了部件商和開發商,對于華銳、金風等而言,其居高不下的應付賬款顯示了它欠部件商很多錢,而其居高不下的應收賬款顯示了風電開發商欠它很多錢。事實上,如果順著風電產業鏈往下走,我們就會發現:原來風電開發商們也希望用有限的資金迅速做起更大的規模。
很顯然,上述這種產業增長模式幾乎在其一開始就為“三角債”的出現埋下了禍根——2012年,隨著中國風電項目審批放緩、銀行資金的收緊以及“棄風”等問題影響,整體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的中國風電業,最終進入了“寒冬”。而在寒冬的背后,風電產業鏈上的各方成了被“貨款”栓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如果這個繩結不能盡快解開,結局可能就是大家一起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