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風電產業陷入全行業虧損,棄風率劇增、宏觀經濟下滑、企業突圍乏力的“冬季”。雖然今日,國家發改委批準了總規模累計680.8萬千瓦的風電項目。但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受制國內外環境,中國風電產業2013年難以回暖。
風電冬季
據國家電網發布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我國并網風電達5258萬千瓦,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風電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電網,大電網運行大風電的能力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但同時2011年是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由快速增長步入穩健發展期的一個轉折點。2011年,我國在運的風機每天停轉19小時,棄風100億度,棄風比例超過12%,相當于330萬噸標煤的消耗,或向大氣排放1000萬噸二氧化碳。損失超過50億元。約占風電行業盈利水平的50%。
2012年我國風電產業發展形勢更糟,風電企業虧損嚴重,紛紛被迫到處借錢,停產裁員。據悉,2012年前9個月,國內風電龍頭企業華銳風電(601558,股吧)凈利潤將出現虧損,虧損額度不超過2.6億元。而此前華銳風電在今年發布的半年報中預計,2012年1~9月的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下降50%以上。數據顯示,2011年前1~9月,華銳風電凈利潤達9億元。顯然,去年風電市場下滑的速度大大超過華銳風電的預期。
金風科技(002202,股吧)2012年前三個季度虧損雖只有3000余萬元,但這卻是其在轉讓子公司商都天潤、天和葉片及西安金風之后的數額。大唐新能源前三季度虧損856萬元,與去年同期純利潤3.86億元相比有天壤之別。排名世界第一的維斯塔斯損失更加慘重,前三季度虧損總額達到3.45億歐元。險些被中國風電企業收購。
2011年我國風電第一大省內蒙古風電限電率達到50%,2012年則繼續上升,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史甚至突破了80%。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發電量2970億千瓦時,而最大負荷僅有2100萬千瓦,成為中國發電量最富裕的省份。受制風電必須給火電指標讓路。很多運轉正常的風電場往往被限制發電。這一利益之爭限制了風電產業發展,是導致風電產業虧損的重要原因。
造成風電開發商虧損的另一重要因素——核證減排量(CDM)常被忽視,但它卻所占據的開發商利潤總額已近半壁江山。但是迄今為止,CDM為中國風電產業帶來近百億元的收入。然而,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價格從最高時每噸近30歐元跌至目前每噸不足1歐元。現在全球經濟形勢不好,國內風電產業短期內難有回暖。
目前,國內風電企業紛紛停產裁員,融資自救。華銳風電在對開工不足或已停產的相關崗位的350名員工施行停工放假后,又大規模解聘350名應屆畢業生。金風科技2012年11月將旗下全資子公司西安金風科技公司80%的股權出售給中國北車集團,這已經是金風科技2012年的第三起資產出售案。三一電氣停產張家口風電基地,裁員超過50%。而維斯塔斯則裁員數千人,停止非盈利項目,并關閉了部分工廠。
目前以相互參股、綁定開發商為紐帶的自救現象盛行于設備制造行業,如金風科技與三峽新能源、聯合動力與龍源電力、明陽風電與華電新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