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形浮漂憑借其固有的穩定設計似乎具有風險最低的特點。然而,它基本上只能在水深超過80 米的區域且必須要分成幾個階段進行安裝。
半潛式平臺是較為靈活的設計。它是一種入水較淺的張力腿平臺,是一種最容易實現批量生產和沿岸組裝的設計也不需要特殊的安裝船進行安裝。
四、海上風電漂浮式基礎平臺標準
目前,還沒有針對FWTP 的標準。目前具有代表性并受國際上認可的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標準IEC 61400-1 和IEC 61400-3,它們主要針對陸上和海上底部固定式風電機組。FWTP 現在正在進行的設計均采用IEC標準再結合那些來源于當地政府與認證機構的海上平臺設計規范,例如美國石油學會(API)、美國船級社 (ABS)、挪威船級社 (DNV)、歐洲和挪威規范等。挪威船級社目前也還沒有開始這方面規范與標準化的工作。
五、伴隨風險分析
針對3 種較常采用的平臺形式,可以運用風險矩陣對其進行技術風險識別和評估,但該分析主要從技術角度分析風險,沒有包括健康與安全或商業風險。不過應該指出的是,風險最低的平臺并不意味著是最佳的平臺。本文的分析也不是面面俱到,但其目的是要確定優先級最高的風險。進一步和接下來的風險識別,特別是對那些風險的量化,必須在本研究的基
礎上拓展進行。
有些領域的風險通過現有技術比較容易確定,但有些,如FWTP 各運動方向位移的各種受力情況對于固定用錨索的潛在影響,就比較難以評估。這是新的概念,對風險的定義暫未明確。因此,對于那些之前風電場安裝或海上石油和天然氣平臺都不存在的風險,預防性原則已經應用其中了。這可能是過于謹慎的風險分析結果,今后當原型機實際應用之時,風
險評估便可以更加準確。
對于所有形式的FWTP 而言,有很多風險都是比較常見的。這些已知的常見風險,則可以被列為全生命周期的風險,主要有:
(一)設計風險
設計標準不足。目前還沒有針對FWTP的具體標準,設計方案正在根據世界不同地區的不同要求來進行,這是不夠理想的。
同樣非常重要的是,認證機構(例如美國船級社(ABS)、挪威船級社(DNV)和德國勞氏船級社(GL)),已經對上述標準規范越來越熟悉,并相應地修改他們的規范和認證要求。挪威船級社目前正在制定FWTP 的具體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