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消息稱,與桂山項目一起,同為廣東海上風電獲批示范項目的湛江徐聞海上風電項目4.8萬千瓦海上風電開發項目,由粵電集團獲得開發權,項目則主要采用明陽風電的超緊湊型風力發電機組。而桂山項目,更是融合了粵電和明陽風電。據記者了解,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風機選型及風機基礎方案等初步仿真計算,但風機選型是否采用明陽風電的風機還未有公布。
另一個相關的例子來自國電聯合動力。有數據顯示,國電聯合動力成立后,60%-70%的風電整機主要銷向了“國電系”的國電電力和龍源電力。而正是有此依靠,2011年國電聯合動力的新增裝機位列全國前三,占到新增市場份額的16.1%,僅次于華銳風電(601558,股吧)的16.7%和金風的20.4%。“目前,風電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階段,由于各個風機企業的訂單情況都不很樂觀,集合了產業鏈條的新公司的優勢在于擁有項目話語權,而有項目就會促進相關風機的流通,起到去庫存化的作用。”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存在公司系統內部消化的情況,雖然可以降低采購成本,但是對于整個放點產業則相對不利,特別是加入電網的聯合體,現有的風電行業格局可能再次洗牌。”
上述人士同時表示,“目前來看,國網和南網都成立了新公司發力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行業,特別是開始涉入和主導新能源發電項目,這與當年電力體制改革施行的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的"廠網分離"的主旨背道而馳”。
唯一的不同是,電網分離的是火電發電資產,而現在新瞄準的是新能源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