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規劃風電項目
──訪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城步縣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副主任楊淑娣
建議逐步取消風電補貼政策。
中國電力報:風電在湖南當地的發展情況如何?您為何會關注這方面問題?
楊淑娣:湖南邵陽地區電源總裝機118.5萬千瓦(不含寶慶電廠),其中風電裝機容量39.88萬千瓦,占地區裝機容量的33.63%。根據邵陽市政府風電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邵陽地區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50萬千瓦。
在風電井噴式大發展的同時,棄風限電進一步惡化,大規模風電消納成為首要難題。國家實施補貼政策的初衷是培育風電產業的初期市場。實踐證明,這項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但長期的執行補貼政策,則容易產生對政策的依賴性,出現低水平盲目擴張,制約產業和技術升級,形成新的產業過剩。
中國電力報:對于風電補貼問題,您認為該如何解決?
楊淑娣:我建議,一是逐步取消風電補貼政策,促進風電產業洗牌,淘汰落后低效產能。二是科學規劃、嚴格控制風電項目,推進風電合理開發,防止盲目投資。三是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消納平臺建設。
中國電力報:風電間歇性、隨機性等特征,也給電網調度帶來了新的挑戰。對此湖南電網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將如何完善改進?
楊淑娣:由于風電呈現反調峰特性,加強發電企業運行管理,需要各電站在功率預測方面下功夫,盡量提高發電功率預測精度。湖南電網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并落實了“深挖電網潛力,合理安排運行方式和開機方式,優化水庫流域調度,提升電網接納能力,確保清潔能源優先調度”一系列調控措施,提出了“優先消納清潔能源,實現安全效益雙贏”的專業管理目標,嚴把風電并網關,提前做好安全穩定分析,落實繼電保護、二次安全防護管理及并網檢測,確保風電場有功和無功控制與電能質量符合電網要求。“十二五”期間,湖南電網連續5年零棄風、零棄光。
我認為,一方面,規范風電場的運行管理,加強風電場風功率預測系統建設和應用,盡可能提高風功率預測精度;另一方面,要求各水電站加強水調系統應用,根據天氣預報等相關信息,申報開機計劃。合理錯開風水電出力消納,減少風電、水電同期時間,避免上網壓力過大,實現各種電源的優化配置,避免出現棄風棄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