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變革進化后的傳統企業,在舊基礎長出新生態;是風口加速后的創業新貴,長成更大的巨頭。未來需要什么?未來需要傳統企業和創業新貴的攜手探索,未來需要碰撞(Collide)、連接(Connect)和合作(Collaborate),這是一個C+才能完成的進化,這是一個C+帶來的美好未來。
關于 C+行動
作為時代的見證者,我們希望與你一起參與變革時代,面向未來的“C+行動”。
未來是變革進化后的傳統企業,在舊基礎長出新生態;是風口加速后的創業新貴,長成更大的巨頭。未來需要什么?未來需要傳統企業和創業新貴的攜手探索,未來需要碰撞(Collide)、連接(Connect)和合作(Collaborate),這是一個C+才能完成的進化,這是一個C+帶來的美好未來。
作為“C+行動”的一部分,新浪財經和新浪科技選取地產、能源、金融、家電、通信等傳統行業,進行深入調研并推出“互聯網+進化論”系列深度策劃,探討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碰撞。 歡迎一起參與:“互聯網+”方法大討論。
如今,互聯網已然成為傳統行業升級換代的引擎,是后發企業顛覆行業先進的利器。“互聯網+”當真幻化出無限可能,傳統集市+互聯網,有了淘寶;傳統百貨商店+互聯網,有了京東;傳統銀行+互聯網,有了支付寶;傳統紅娘+互聯網,有了世紀佳緣;傳統出租車+互聯網,有了滴滴快的。
對于更為封閉保守,壁壘深厚的能源行業,更需要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進行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變革和提升,更需要依托互聯網為新興企業逆襲傳統寡頭提供機遇。
能源互聯網是塑造下一代智能電力系統的技術支撐。其在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運行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已取得很好的進展。簡而言之,能源互聯網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解決能源革命面臨的挑戰的方法集。
在當前言必及“互聯網+”的語境里,能源互聯網也毋庸置疑地成為能源界的顯學。能源行業龐大復雜,牽涉廣泛,因此關于能源互聯網的內涵、特征及應用更是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不同角色、不同專業都有基于自身立場的定義和詮釋。但無論概念如何新穎和豐富,最終都不能脫離其產生的背景和我們使用這個概念要達到的目的。
能源互聯網從何而來?
能源互聯網概念自2008年美國人首次提出后,一直不溫不火,直到最近被廣泛熱議,看起來很突然,實則有著深刻而宏大的時代背景。
第一大背景就是能源革命的來臨。人類社會經歷了以人力和畜力為代表的柴薪時代、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煤炭時代和以內燃機為代表的油氣時代,正在向一個全新的可再生能源時代過渡,這將是一場以能源生產清潔化和能源消費電氣化為核心特征的新型能源革命,其最終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清潔、高效、經濟、安全、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而能源互聯網正是推進這場革命的技術手段。
第二大背景就是信息技術的指數級進步。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和亨迪定律,分別對計算能力、網絡帶寬、網絡價值效應、數字傳感器,從技術發展速度和社會經濟價值角度給出了準確的總結和預測。摩爾定律揭示了計算能力進步的速度,關于“計算機性能每24個月提升一倍”的預言,在半個世紀后的今天依然適用。
正在熱賣的蘋果智能手表 IWATCH與1985年生產的價值3500萬美元的克雷-2(Cray-2)超級計算機具備一樣的計算速度。吉爾德定律對網絡帶寬的發展速度和成本降低趨勢給出了準確的描述,他預測主干網帶寬的增長速度每8個月就增長一倍,并且隨著使用者增多,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不僅有線網絡的速度增長迅猛,移動網絡也從2G跨入了4G。而在五年前,通過手機進行視頻聊天和上網看電影都是不可想象的。
梅特卡夫定律則揭示了網絡的價值與網絡規模的平方成正比,即網絡價值隨著網絡用戶數量的增加而呈幾何數級增長,就像電話網絡一樣,一個人的電話是沒有價值的,但所有人都使用電話,就煥發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外部價值。
亨迪定律反應了數字傳感器技術的進步速度,變得更小、更輕、更便宜、更好了。看看現在一個可握在手里的智能手機,集合了多少傳感器:位置傳感器(GPS)、指南針、高清攝像頭、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多點式觸摸屏、話筒,并且各種新型的傳感器還在層出不窮。
數字信息技術的指數級進步,促成了一個目標的實現,即 “連接一切”。從傳統的門戶網站、網商、即時通信這種人與人的聯接,到工業互聯網形式的機器與機器的聯接,最終形成人、機器、過程和數據的互聯互通。這是一個基于各種傳感器信息的數據大爆炸時代,也是一個基于萬物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的智能化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我們可以讓機器幫助我們感知一切,優化決策,高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