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MAKE評述路透社關于棄風限電的采訪
2015-05-19
來源:MAKE
瀏覽數:949
棄風限電是國內近期熱點問題,但該問題本身應從多方面進行分析,而不僅是將責任歸結到電網公司。文內提到電力需求的緩慢增長是近期及未來將持續的現象,意味著需求側發展空間有限。
棄風限電是國內近期熱點問題,但該問題本身應從多方面進行分析,而不僅是將責任歸結到電網公司。文內提到電力需求的緩慢增長是近期及未來將持續的現象,意味著需求側發展空間有限。
從技術角度來看,電網公司需要考慮電網系統的整體安全和穩定運行,其中包括傳統火電及包括風電在內的新能源調峰處理,同時還需滿足全國各省市的用電需求。另外也要考慮輸送電雙側的政治和利益關系。
棄風限電并非簡單的電網及特高壓建設可以解決的,還需要整個電力行業的總體分析和探討未來發展路線。
MAKE中國區分析師 孫文軒
路透社原文(譯文)
中國電網公司故意拖延風場并網或削減上網電量,導致五分之一的風電出力被浪費,該電量足以支持北京使用四十天。這種棄風現象給中國開發商帶來較大壓力。
基于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激勵,中國成為目前全球風電大國,吊裝容量超過100GW,占有世界總容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幾乎可以滿足整個西班牙的用電需求。
但電網建設遠不及風場吊裝速度。如果偏遠地區電場利潤率低于煤電,則電網公司不愿意將該地區風場并網。
相對于并網,電力公司采取了棄風限電、延遲并網或限制風電發電等方式,導致了電力浪費,并給風電投資帶來更低的回報。
“鑒于去年吊裝量的大幅度增長,棄風限電將(對于開發商)成為較嚴重的問題…中國是棄風最嚴重的國家。”MAKE中國風電分析師孫文軒說。
依據官方數據,2015年前三個月,棄風量就比去年翻了一番,達到107億千瓦時,相當于中國全國發電量的五分之一。這相當于350萬噸標煤,是中國第一季度進口煤碳量的7%。
迅速擴張
與此同時,裝機容量仍在高速增長。中國目前仍然依賴煤電,但風電在過去的五年內吊裝量翻了一番,且政府希望在2020年將裝機容量再翻一倍,達到200GW,年投資量達到270億美元。
不僅如此,國有風電開發商也積極在明年上網價格下調前進行搶裝。
但行業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放緩,總體電力需求增速大幅度下降(第一季度僅有0.8%),是過去五年內最低的。
價格虛高
風電行業上市公司今年股價上漲了18-38%,而恒生指數上漲了17%,部分內行人士認為這是一種虛高。
“我不知道為什么股市這么樂觀,”大唐電力的一名經理如是說,“總體電力需求非常少,不太可能風電能一枝獨秀。”
分析師認為諸如大唐新能源之類的風電股票價格上升的部分原因是今年風速較高,而2014年則同比降低8-12%。
盡管如此,這些未運行風機可能在特高壓線路建成后才可運行。特高壓線可將北部可再生能源發電輸送至人口密集的華中和華南,即將于2017年完工。
于此同時,華能等公司已開始在華東和華南建設風場,該區域電網設施較好但風速較低,可用土地較少。
有分析師認為投資人今年收益可能平平,除非風速改善,或者政府出臺期待已久的政策要求電力公司購買一定規模的可再生能源電力。
中國風電場基本由國有電力集團持有,如國電、華能和龍源。
- 閱讀上文 >> 高可靠 零泄漏鑄造風電齒輪箱精品——專訪南車戚墅堰所新產業發展部副部長 黃智勇先生
- 閱讀下文 >> 苗圩:“中國制造2025”可簡單概括為“一二三四五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