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苗強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專訪成都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苗強
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出臺,阜特科技抓住新能源領域潛在的發展機遇,將目光投向了風電系統研發制造。
2007年,經過近兩年的努力,阜特科技推出自主研發的首套風電機組主控實驗樣機,并在吉林風場首戰告捷。
2008年,阜特科技自主研發制造的“1.5兆瓦風電機組主控系統”問世,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打破了國外風電控制企業對中國的技術壟斷,點燃了阜特科技進軍風電市場的燎原之火。
2010年,在公司成立僅3年之后,阜特科技年產值突破1億元。
2012年,風電行業進入寒冬時期,阜特科技卻堅持對風電技術領域的研發和市場的投入,銷售額穩中有漲,平穩渡過寒冬。
2014年,阜特科技榮獲“2012年度國家能源科技進步二等獎”,與國內主要風電企業并肩而立。
201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以風電機組電控系統見長的阜特科技的展位上重點推出了傳感器、顯示屏、超聲波風速風向儀等周邊產品,卻不見其一直主推的主控和變槳系統的蹤影,難道阜特科技要轉型?帶著疑問北極星采訪了成都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苗強。
革新只為供應鏈更完善
“從2008年成立之初到2012年,風電電控中的主控和變槳系統一直是公司創收的主要來源,是我們發展的不竭動力。但是每個產品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生命周期,作為集成類產品主控和變槳的發展勢頭沒有前幾年那么好,所以我們今年在產品線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加大主控上下游產品的梳理。”成都阜特科技技術總監苗強告訴北極星:“例如,我們制造的超聲波測風儀的性能側重點就與傳統的測量儀器不一樣,是針對風場惡劣環境而優化的,相對于氣象儀器,阜特產品雖然有效的測量范圍根據風機的運行風況適當的收窄了一些,但產品的防雷特能、溫度及環境適應性都優于其他產品,我們主要是針對風機控制系統實際運行條件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