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有一些不夠的方面,就是永磁材料價格為高一些,變流器為全功率變流器,成本要高一些,現在變流器處于研究、實驗、小批量應用的階段。但是技術上的成熟還有待于不斷地提高,國外也是這樣,我也到歐洲去看過,他們這方面也是在做,應該說我們目前的水平和國外應該是基本上同步的,但是我們要掌握它,技術上要成熟,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現在在風力發電里頭,控制系統是整機優化的重要部分,因此這一方面包括這個機械系統的功能,調節箱的主軸等等,都是這方面要向直驅式這方面來發展。
風力發電機控制現在都采用了遠程監控系統,自動減速、自動保護,實現對風機的檢測、控制和調節,檢測它的風速等等因素,使風機保持最優的運行狀態。
應該說我們國家現在基本掌握兆瓦級的風電機組,只要是在零部件這方面來講,我們現在國內都可以制造。這是上海的一個十萬千瓦的改造的圖,東海大橋我也去過,風力資源比較豐富。因此零部件是我們整機優化的基礎,就像汽車一樣,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這一部分是主要的部件,主要部件的功能,這方面就不說了。
我要講講材料,因為材料要考慮它的強度、承載的能力、剛度、穩定、疲勞、摩擦、力矩等等因素,要有較強的野外的適應性,因為它在戶外運行,風沙、暴雨等等,它是零下30、40度的環境溫度,在內蒙來講冬天溫度都是在零下25、30、40度,因此風電機組在運行中發生過選用材料這方面的一些問題,因為主軸斷裂了,我們要提供優質、高強度的部件,你比如說他們一個六級的部件也非常重要,高強度。包括密封件,你這個密封件價值量很少,但是我們的密封件也很重要,有時候齒輪箱漏油都是在密封件等等,這里面產業鏈還有一個很重要,就是現場的安裝、現場的整機調試和服務,特別是服務這方面非常重要,因為現在風機的有效運行時間,現在應該不少于2000小時,甚至達到2200、2500小時。我們去年是一千萬千瓦風電,實際上是三個數,一個是工廠制造出來了,報完工了,加起來是累計1200萬千瓦,實際上真正選擇安裝的是1000萬千瓦,真正并網投運的是800萬千瓦,三個數,安裝了就報完工,他沒價值、還沒投入運營。因此我們去年風電發電量是130億千瓦小時,我算了一下,相對于我們260萬火電機組的發電量,我們火電機組一年運行5500小時,一臺30萬機組一年可以發15億度電,但是我們1000萬千瓦發130億度電,就是有點兒少了,一年運行小時不到1800小時,1500小時就虧損了。因此這里面講的自主創新、標準體系、認證體系,這都是在產業里面的很重要的問題。
這里面還有一個激勵政策,我們看現在的國外的一些激勵政策,我們包括獎勵制造商、開發商和電網,都應該獎勵,這樣子他有積極性。
最后一部分就是風電產業發展與電網建設同步,這一部分等會兒戴老師可以跟大家來講這部分,具體的我就不講了。
最后我講一個結束語有四條。
一,發展風電。風電場建設和電網建設必須同步,解決風電場接入電網問題,做到發得出、送得出,用得上。
二,鼓勵風電發展,政策必須到位,并不斷完善。
三,發展風電,自主開發能力必須提高,整機優化匹配、保證產品質量,在運行可靠性上下功夫。
四,發展風電,技術服務必須形成社會化、上游下游產品形成產業鏈。
我講的就是這些,謝謝。
任靚: 非常感謝周老師精彩的演講,因為待會兒還有一場圓桌討論,我們再跟周老師進一步探討有關于產業鏈以及整個風能行業的形勢。
剛才周老師在結束語的時候首先就提到了關于風電并網的問題,那么關于中國風電[0.78 -6.02%]并網以及電網接入標準,一直都是各方關注的核心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請中國電科院的教授戴慧珠先生來發表主題為中國風電并網情況的分析的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