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風能產業對話資本論壇于2009年5月22日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目的是全面的解讀行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結合宏觀經濟的走勢,幫助投資機構了解行業投資的關鍵要點及風險控制。
任靚:謝謝王總,剛才幾位嘉賓的演講過程當中,都提到了制約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因素當中,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就是我國風電產業目前還缺乏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我們下面將邀請來自原機械工業部電工局局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周鶴良先生發表演講,有請。
周鶴良:千萬級的規劃我講一下,寫的就是國家發改委確定來講,就是確定在內蒙古、甘肅、新疆、河北、江蘇。內蒙包括兩個地方,蒙東、蒙西,這都是千萬級的。新疆主要在哈密地區,這一方面采用大規模、高集中的這種來考慮。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會上也講了,我們現在是大水電、大火電、特高壓,再加一個大就是再生能源的風電。
規劃已經也很明確了,到2020年,我們全國電力裝機容量是達到11億千瓦。水電它的比重要由現在的20%左右,要提高到25%,就是在整個電力裝機容量里面是25%,核電站4%,風電占6到7%,這樣子煤電的比重由現在的78%下降到65%。新能源包括風電,也包括清潔、高效的能源,核電、水電加在一起是35%,就是這個比重。說明風電發展還是很快的。但是現在講是1億千瓦,估計可能要搞得好,可能能超過1個億,就是這個情況。
第三部分講就是風電裝備制造的技術的提升,這個技術路線是起點高、勢頭好,我們現在大體兩種結構。我們現在發電機輸出的電壓是690伏通過變壓器輸入到電網。但是這個結構也有不足,就是增速齒輪箱的存在,降低了風電轉換的效率。我們現在為了減少它的機械磨損,需要來潤滑、清洗、維護、加油,就是這種情況,這就是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的結構圖形,目前我們電網里面是這樣的,它利用電機調速的特性,使風能變速運行,提高吸收風能的效率。
我們現在第二結構是永磁直驅式結構,大多數專家認為這個發電機結構優點比較多,因為它取消了增速的齒輪箱,發電機的軸直接連接,它隨著風速、風箱而改變,它的優點就是將交流電整流成交流電,再變成交流電能,又變成和電網同并列的交流電輸出,再通過升壓變壓器來做,這個我們現在在小批量地生產,裝的量還不是很多,但是現在都在做。剛才金風講的也在做,我們華瑞也在做,我們東氣也在做,它的直徑要大一點兒。這就是直驅驅動的1.2風力發電機組,大家可以看到它的結構是要簡化了。但是它的定制的直徑比較大。這個就是直驅式的永磁同步發電機結構。因為它是可以調整功率,進而實現最大功率,因為由于風力機的轉速比較低,一芬中16轉、18轉、20轉,因此永磁同步電磁一般做成多級的結構,減速傳動鏈能量的損失,因此減少了聽機時間,因此它提高風電轉化的效率。這也是我們今后風機發展的一種方式。因為這是風力發電機組主要的部件,因此以后會廣泛地應用。因為同步電力要比異步電機調速范圍更寬、運行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