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通過我們看到的資料發現從05—08年,風電企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們也看到了券商業報里面提到了2010年風電企業可能會有產能過剩的憂慮。在這個背景下,這個時候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振興規劃,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余丹柯:
產能過剩的憂慮,我覺得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是從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各個企業宣布的計劃上的確如果按照這幾個計劃,國內幾家大企業,加上進口的設備,看起來好象是超過了現在的發展規模。但是要一分為二的看,之所以現在各家企業在上新的規模,聲稱會有大產能的增長是因為市場在前兩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實際上這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各家企業不得不做的選擇,就是擴大產能。這是大家的愿望,要擴大產能所以進行了投資。最后到底能實現多少要靠市場的檢驗。我并不認為有一個目標在那邊說今年要做2000臺,到時候一定就是2000臺,有一個目標只是反映對這個市場的尊重。我覺得實際的結果,風電市場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最終的結果也應該是一個市場化的結果。
作為風電的制造設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很多關鍵的零部件,實際上是一個國家制造工業整體水平的體現。雖然風機廠家很多時候把規模準備得很大,但是也會遇到一些零部件的瓶頸。這是大家上規模的時候不得不預留的部分。
主持人:
今年公司的一季報出來了,凈利潤是1.96億,相對于去年同期業績應該增長是100%還要多。從一季度的經營狀況來看,您對于公司今年的經營狀況有一個什么樣的預期?
余丹柯:
我們今年第一季度的確是業績非常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從去年第四季度公司的營業情況來看,我們解決了去年長期困擾我們的問題,產能的問題。去年一開始我們也是有一個很高的目標,但是到第四季度才達到正常的產能。第二就是機組的質量問題,這在去年上半年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我們在下半年經過一些研發,經過現場的努力也基本解決了。到今年一季度交貨情況非常好,我們出現了業績高幅度的增長。但是展望全年我們認為今年還是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在下面三個季度里面,從外部的環境來看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是有,對于我們的客戶,特別是對于客戶的現金流這方面也會有一些影響,可能會有一些不利的方面。我們需要從客戶那邊得到預付款,銷售完之后得到回款才能夠讓我的生產能夠正常的運作下去。所以這是一個風險。從外部的情況來看還有一個是國內的競爭很激烈,還在努力爭取新的訂單,還要多簽一些訂單才能保證2009年按照計劃完成我的目標。這個當中肯定也還是有風險的,因為有競爭,對于價格,對于量都會有一些風險。
在供應鏈方面,現在情況來看應該是不錯的,但是世界的原材料價格可能還會出現一些波動,像鋼材,大宗的原材料價格,如果在下半年出現不穩定的情況,也會對我們整個的交貨或者業績的實現產生一些影響。所以這是一些風險,不得不看到的。
正常方面來說,我們的訂單情況是不錯的,正常生產運行的情況也是不錯的,但是要考慮到風險。全年來看我們認為我們能夠實現管理層制定的目標,今年突破100億,比去年增長60%左右。這要取決于前面幾個風險能不能努力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