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已經不是新鮮的話題,但時至今日它從來都未曾遠離我們。在它的影響下,全球風電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全球風能理事會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新增風電裝機35.5吉瓦,比2012年的增量下降了約10吉瓦。
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時,風電行業紅火遍及全球。許多行業領先的風力渦輪機和零部件供應商的訂單爆棚。行業處于繁榮期,需求嚴重超出供給,“蘿卜快了不洗泥”,生產多少都不愁銷路,企業研發新產品的動力反而不足。
在經濟危機的最初幾年,風電行業受到的負面影響有限。而今,經濟危機爆發已5年有余,它給風電行業帶來的陣痛愈發凸顯。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一些歐洲國家財政赤字嚴重,紛紛削減對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美國的風電生產稅收抵免政策也在風雨飄搖后終止。
當市場萎縮時,可能會帶來短期的研發投資不足,但從長遠來看,新的解決方案、更優化的產品才能打開市場。盡管全球經濟衰退,在風電行業已經看到了很多創新的排頭兵。
針對這個話題,本報專訪了維斯塔斯中國東北亞總經理鄭宗功,聽他談對經濟低迷期創新重要性的理解。
記者:在全球經濟危機時期,風電行業也經歷了不景氣階段,一般認為行業低迷期也往往是企業進行創新,厲兵秣馬的關鍵時期,對此您怎么看?
鄭宗功:維斯塔斯的風機為全球73個國家提供風力發電,所以我們有著豐富的國際經驗。在整個風電行業的過冬時期,我們知道如何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我們認為,緊貼客戶需求的技術創新才是最具意義的技術創新,在風能行業低谷的時候尤為如此。
記者:那么,近幾年,貴公司有哪些深度技術創新?已經處于什么階段?
鄭宗功:我們在近幾年內最主要的工作是將維斯塔斯全球最成熟的產品平臺,2兆瓦和3兆瓦平臺充分拓展和細化出適應不同風況的產品。例如3兆瓦平臺,我們在原有的V112-3.0兆瓦風機的基礎上,拓展出了3.3兆瓦的機型,涵蓋了從IEC I類到III類的全部資源等級的,包括適合IEC 1B和2A類風場的V112-3.3兆瓦; 適合IEC 2A類風場的V117-3.3兆瓦風機;以及適合IEC 3A類風場的V126-3.3兆瓦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