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尉文淵:華銳風電總裁
從上交所第一任總經理身份到因“327 國債事件”引咎辭職,再到出任華銳風電(601558,股吧)總裁,十多年間,無論是哪一種角色的轉換,尉文淵這個名字總是帶著傳奇色彩。
金融市場上灰飛煙滅的人和事從來都不少,但能夠鳳凰涅的卻是少數,尉文淵便是個例外。
從上交所第一任總經理身份到因“327國債事件”引咎辭職,再到出任華銳風電總裁,十多年間,無論是哪一種角色的轉換,尉文淵這個名字總是帶著傳奇色彩。
如今,這位昔日的股市“猛人”強勢回歸,立刻讓多年前那個驚心動魄的“327 國債事件”再次浮現在人們的腦海里。
試問,如果17 年前,沒有發生惡劣的蓄意違規操作事件,致使中國第一個金融期貨品種國債期貨宣告夭折,那么,如今的國債期貨市場,乃至整個中國資本市場又將是怎樣一個局面?
最年輕的交易所總經理
作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尉文淵被市場稱為“中國股市第一人”,并與當時的申銀證券總經理闞治東、萬國證券總經理管金生并稱為“上海灘三大猛人”。
這樣的稱謂背后,映襯的是尉文淵的風生水起和聰明才干。
尉文淵出身于軍人家庭,15 歲時曾在新疆伊犁當兵,復員回上海后當過電影院的服務員,在上海某區委做過政法工作。恢復高考后,他考入上海財經大學。畢業后到正在組建中的國家審計署工作,一年后被提拔為副處長,隨即又被提拔為人教司處長,不得不用“少年得志”這個詞來形容他。
雖然仕途順利,但尉文淵對沉悶的機關生活心有不甘,一直向往著更具有挑戰性的使命。在這樣的背景下,1988 年,尉文淵接受了新的工作安排,被調到當時的金管處任副處長。
進了金管處后,尉文淵才明白這里管著金融機構的審批、國庫券交易、融資券和股票交易等等,而這些正是證券市場萌芽發展初期的業務。不知不覺中他的一只腳已經踏進剛剛萌芽的證券行業了。
1990 年初,政府宣布將在上海建立一座證券交易所,由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成立了籌備小組,并由金管處處長來牽頭,而當時負責金管處工作的正是尉文淵。
如何籌辦一座證券交易所,怎么來籌建?一張白紙之上,誰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在當時,尉文淵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最大的難題就是‘不懂’,也沒有歷史經驗可以借鑒。”
尉文淵深知籌辦交易所是件難啃的“硬骨頭”,如何開始“下嘴”就必須要開動腦筋和展開深入調研。隨后,尉文淵一邊張羅開始了調研工作,一邊把整個交易所的籌備工作分成選址裝修、規則起草、紅馬甲培訓、組織上市公司幾大塊,當時上海幾家證券公司的老總如闞治東、管金生等各領一塊任務去分頭完成。
1990 年12 月19 日,僅僅籌備了一年不到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在上海開業了,至此,中國跨入了無紙化的電子交易時代。尉文淵作為上交所第一任總經理敲響了“中國股市第一鑼”。
當時的他年僅35 歲,被稱為“全球股市最年輕的總經理”。
黯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