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系統員工應牢固樹立“度電必爭”意識.制定搶發電量措施并認真落實。積極協調工程建設部門,加快工程建設項目進度,爭取各項目早投產、早發電、早穩定。協調風電機組廠家維護人員、外委維護人員和檢修人員在檢修、維護作業時做到晚停機、晚停電,早送電、早啟機,努力提高風電機組設備利用率。積極協調各級調度,使風電場的負荷在不超出給定值的前提下盡量貼近控制值,爭取各分公司有較大的發電空間,實現成本最低、管理最好、效益最高。
增強風電場全員節能降耗意識,強化成本意識,加強備品配件的管理工作,在區域性風電場建立備品配件集散地,通過備品配件網絡查詢,各分公司互通有無的辦法,形成備品配件資源共享,降低生產成本。同時,要求各專業管理人員經常深入現場,對不合理運行方式、不正常參數及時調整,提出解決方案,對影響機組經濟運行的大問題,及時組織召開專項工作會議進行分析解決,實現利潤最大化。
(四)落實技術監控工作,按照分級管理、閉環控制、專業歸口的管理方式,做好技術監控的日常工作建立風電場技術監控管理標準和管理體系,落實責任人,明確時間結點。加強對金屬探傷、絕緣、油品化驗、繼電保護、振動監測等技術層面的監督。高度重視新擴建項目全過程、全方位的技術監控,做好檔案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為今后數據對比分析打下基礎。
(五)提高風電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培養具有創造性的高科技人才
目前大多數風電企業自主研發的項目較少,引進、借鑒、模仿的東西較多;具有創新性的內容較少,在火電和水電基礎上改進的內容較多;對現有系統和設備研究較多,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創新性的研究較少;與風電規劃、建設有關的問題研究較多,與風電上下游產業有關的內容、課題關注較少;分散的、單一的項目較多,集成的、系統的項目較少。沒有形成創新性強、技術含量高、涉及層面廣的科技創新體系.總體創新能力不強。同時,各級風電企業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技術水平人才,增加科技人員數量,以滿足風電行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建設一支富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是一項十分緊迫而艱巨的戰略任務。
(六)積極探索運行維護管理新模式,營造新的利潤增長源
1.運行管理方面
隨著風電建設規模的擴大,在運行管理上要積極探索遠程集中監控、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以地級市為區域調度中心集中對所轄風電場機組和變電站設備運行狀態實時進行監控,提高對變電站和風電機組故障的反應速度,減少風電場現場運行值班人員,逐步實施部分變電站無人值守。目前,大唐新能源公司赤峰分公司所管轄的日個風電場、共77萬千瓦裝機容量的風電機組實現了遠程集中監控、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運行數據和設備運行工況做到實時上傳、統計分析,并具備遠程生產任務調配、遠程操作等功能。
2.檢修管理方面
質保期間由風電機組廠家維護機組的管理模式在一定時期內發揮了作用,但長期實踐證明還是存在一些弊端,若風電企業裝機規模逐步擴大,維護技能達到一定水平,質保期間廠家維護的模式可能被打破,由風電運營商獨立完成機組吊裝、調試、質保期間維護等工作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現實。對于規模較大、開發較早、整體檢修和維護輸變電設備、風電機組的技術水平較高的風電企業可能會組建自己的檢修隊伍,成為專業化的風電企業檢修維護公司。
風電作為新興行業,安全生產管理模式會逐步得到創新,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的實施,更加符合現場管理和市場需求的管控模式一定會大大降低生產運營成本,將成為風電企業新的利潤增長源。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風電安全生產管理的措施和方法,逐步縮小風電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的差距,把風電企業的反事故措施、安全性評價、重大危險源評估以及標準化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建立完整、有序、閉環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是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