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6月29日在京發布智能電網的《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制規劃》和《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規劃》,這兩個規劃是國家電網公司進行整個智能電網規劃的重要規劃。
關鍵設備規劃面面觀
智能電網的《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制規劃》是《國家電網智能化規劃》的子規劃之一,主要包括關鍵設備的現狀分析、研制技術路線、研制內容和目標等。
在規劃中,國家電網公司首先進行了關鍵設備的現狀分析,我國在建設智能電網的設備方面已經具備了比較好的條件,例如已有設備基本滿足電網建設和發展的常規需求;其中部分設備已經達到或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比如在電網的二次控制方面,特別是在特高壓交流、特高壓直流上,我國一直在國際上是領先的;再就是我國具有向智能化發展的基礎。
但是從建設智能電網的要求來說,還存在一些差距。首先是大部分關鍵設備不能滿足智能電網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的要求;其次是智能設備技術標準不統一,互換性差,技術性能有待提升;再者部分關鍵設備的核心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比如我國在數字化變電站二次控制部分核心設備交換機,還處于進口階段。
從關鍵設備的研制思路來看,關鍵設備不是泛指所有的輸配電設備,而是指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的技術特征,可顯著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的設備。目前從關鍵設備的研制進展來說可劃分為三類,分別是已有設備、在研設備和待研設備。
國家電網公司針對不同類型提出不同的發展思路,對于已有的關鍵設備,注重提升設備性能、拓展產品種類、提高產業能力、加大推廣應用。
針對正在研制的設備,國家電網公司工作思路是明確目標重點、加快研制進度、強化示范應用、形成生產能力。在在研設備里面需要突出的提到的是變電站智能設備研發,現在電工行業的很多變壓器廠家、開關廠家、互感器廠家都在配合國家電網公司開發智能變電站的關鍵設備智能化,特別是在開關和變壓器方面,現在都在研制。在在研設備中提出明確目標重點,例如在開關和變壓器智能化方面,主要是指要明確工作重點,那些檢測確實需要外界檢測,50萬千瓦的變壓器和11萬千瓦的變壓器重點如何區分,開關重點在哪里,這是首先要明確的。國家電網公司智能化變電站現在有74個,在今年下半年將基本完成設備的招標,這些設備,特別是開關設備和互感設備,必須具備智能化的要求,這就需要強化示范應用。
國家電網公司針對待研制設備,著重跟蹤發展趨勢、加強技術攻關、堅持自主創新、提升整體實力。
國家電網公司在謀劃階段的基礎上,把研制關鍵設備劃分為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和信息通信等7個專業,每個專業包括若干技術領域,共28個技術領域,137項關鍵設備。此規劃對137項關鍵設備國內外發展水平、智能電網今后對其需求、設備的技術標準和對關鍵設備技術要求都一一做了詳細解釋。
從發電專業來講,可劃分為常規能源發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和大規模儲能三類關鍵設備的研制計劃。比如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我們平常所說的風電產能過剩其實是風機產能過剩,但是我國真正影響風電發展的關鍵設備仍然不過關,風力發電的預測、風力發電和電網的銜接都不過關。在儲能方面發展更加緩慢,儲能在今后一個階段是真正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發展的行業。目前已經研制成功新能源發電監控系統,研制成功了50kW垂直軸風電機組,正在組織開發風光儲智能協調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