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算例
上面我們針對各個環境條件可能對發電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本節我們將選取我國兩個典型風電場,通過對比仿真計算,給出同一機組在不同風況條件下功率曲線和發電量的差異,以說明環境條件對功率曲線和發電量計算的影響。
所選取的典型環境條件分別為新疆某平坦地形風電場和內蒙某復雜地形風電場。其中,新疆某平坦地形的湍流度較低(各風速下湍流度均在8%左右),風剪切波動低,入流角在8度左右,偏航誤差較低。而內蒙某復雜地形湍流度較高,低風速段湍流度達到15%以上,風剪切波動大,入流角在12度左右,偏航誤差較大。
在仿真計算中采用的環境條件參數已依據標準IEC61400-12將這兩個場址的環境條件參數折算到標準空氣密度1.225k/m3下的環境條件參數。
通過計算,給出不同環境條件下功率曲線比對結果見圖5所示:
通過該算例可以看出,在選定的環境條件下,使用平坦地形的功率曲線直接計算復雜地形下的發電量,可能會帶來8%左右的發電量偏差。
3.5小結
本節通過仿真計算的方式,計算和比對分析了各個環境條件對功率曲線的影響。結果顯示環境條件會給發電量估算時帶來顯著的影響,見表6。
同時,從本文選取的典型算例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同一機組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發電量偏差可達8%左右。
4.總結與建議
通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
(1)測試功率曲線本身7%-15%的不確定度,會給發電量估算帶來4%~10%的影響,但合理的場址選擇、有效的設備檢定、嚴格遵循標準的測試過程,可以將測試的不確定度控制在較低的水平。
(2) 如果在進行場址發電量估算時,不考慮測試風電場和目標風場的環境條件差異,直接使用測試功率曲線進行估算,可能會再帶來額外8%左右的誤差。
(3)因此,為了降低計算誤差,在進行擬建風電場發電量計算時不宜直接使用測試功率曲線。
供稿:蔡繼峰(鑒衡)、楊洪源(鑒衡)
符鵬程(鑒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