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風力發電機組屬于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機組,控制回路中有很多變頻器、PLC等精密儀器,由于風電場地域和環境的特殊性,大風、沙塵會造成精密儀器故障頻發,維護量和檢修成本增大。
(四)由于風力發電機組中存在大量的集成化元器件以及模塊,且控制回路中存在6V、12V、24V、48V、60V等不同電壓等級,元器件的故障率高,且修復率極低,所以需要大量的備品備件庫存,而且備件范圍很廣,泵、電機、風扇、模塊、開關等等。這就造成了風電場由于備件庫存的問題,大量資金投入。
(五)由于國內風機設備廠家核心技術的匱乏、低價競標而導致設備組件質量下降、為追求高的單機容量而忽略了設備的可靠性驗證、只注重實驗室數據而未考慮現場實際情況等因素設備在設計結構上、配置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在現場實際運行數據偏差較大。出現夏季高溫限功率運行、冬季低溫禁止啟動等現象。
三、風電場設備管理工作的關鍵點
轉變觀念,根據風電場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對癥下藥,創新出一套適合風電場設備管理的體系,在做好安全穩定運維的條件下,達到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根據主要設備的維護手冊,制定出適合于風電場設備管理的運維規程。
一)根據風電場檢修隊伍的水平以及風力發電機組主要設備的故障周期制定出性價比較高的巡視周期,如設備巡檢周期、設備定期維護周期、以及根據溫度變化情況而制定的專項檢查、整治周期等等。
二)根據主要設備的維護周期,重新定制巡檢、定檢、整治工作項目,因地制宜的開展工作,這樣就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在進行巡檢、定檢以及整治工作時,嚴格按照閉環管理的要求,做到有記錄、有圖像、有結果、有反饋,務必每一項工作按照要求完成。另外,工作流程化后,工作效率也會提高。
(二)加強設備運行時的監控管理,做到運檢一體化。
一)在設備運行的過程中,對運行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將被動檢修逐漸轉變為主動檢修,在萌芽狀態消除故障。例如從發電機軸承溫度的溫升可以分析出該軸承的潤滑情況;從變槳系統的扭矩值可以分析出變槳軸承的潤滑以及變槳電機的運行情況等等。
二)運行人員遠程對風力發電機組進行熟練的操作,對一些故障誤報、數據錯誤引起的故障、系統的檢測能進行及時的處理,避免由于小問題而造成投運率降低,發電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