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國風能發展戰略2030
(一)編制背景
20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開始將現代風力發電技術納入到國家能源戰略中。截至198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2GW,約占全球裝機總容量的90%。但由于聯邦和州投資稅收減免激勵政策的相繼終結,美國風能產業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陷入停滯,風電發展的中心從美國轉移到歐洲。后來美國大部分州開始制定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標準,為風電發展創造了穩定增長的環境。自2005年起,美國重新成為風電裝機容量增長最快的國家,到2008年累計裝機容量成為全球第一。
為制定未來風能發展的宏偉戰略,美國能源部于2008年5月發布了《2030年風電占20%:提升風能對電力供應的貢獻》的規劃報告,闡述了到2030年20%供電來自風電的實現途徑。作為美國未來風能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規劃報告考慮了實現目標面臨的挑戰,并預計了對能源安全、減排、水資源和成本產生的影響,對關鍵領域的具體需求和將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研討,包括:風力渦輪機技術,制造能力、材料需求與人力資源,輸電與電網集成,選址策略與環境影響以及風電市場演變等。
(二)主要內容
1.2030年風電占20%的愿景
按照規劃的愿景,美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需從2006年的11.6GW提高到2030年超過300GW,前十年保持每年20%的增幅,到2018年后保持每年新增16GW裝機容量,屆時,實現累計裝機304.8GW,其中海上風能占到18%左右(54GW),風電年發電量接近1200TWh,可以滿足20%的電力需求。
2.風力渦輪機技術
報告關注的領域集中在更高的塔架、更大的轉子以及設計和制造能力的提升帶來持續進步。規劃報告認為單個部件或設計的創新無法滿足需求,需要結合多個領域的技術創新來達成目標,而且在部署新技術之前需要進行廣泛的組件和樣機試驗,以充分驗證性能和可靠性,同時,還要制定國際性標準進行認證和質量控制。
另外,報告認為海上風能具有比陸上風能更大的潛力,但其技術發展不及陸上風能成熟,除風力渦輪機外,還必須關注系統其他部件和基礎設施的成本降低,如基座、電網和運維等。目前海上風能商業化面臨著諸多技術、監管、社會經濟和政策方面的障礙,需通過短期和長期研發示范活動消除部分障礙。
3.制造能力、材料需求與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