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熱門的光伏發電設備制造,光伏產業的上下游企業也開始在此聚集。生產太陽能電池和LED 燈基礎原材料藍寶石晶體材料的華博機電設備公司,總投資達 8.5 億元,國內目前只有兩家企業能夠生產;以LED 路燈、 太陽能光電系列產品為主的海華新能源則屬于光伏產品的再加工企業,達產后可年產太陽能路燈等產品3萬余套……
陸海聯動點亮產業前景
目前,我省風電發展已進入快車道,裝機規模幾乎連年翻番增長。 2008 年底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僅為 36.82萬千瓦,2009年底達到 86.5 萬千瓦,剛剛進入 2010 年即突破百萬千瓦大關。僅大唐發電一家,最近3 年內就在山東連續布局7家風力發電場,投資額超過30億元。
目前全省現投運風電場24 個,核準在建風電裝機容量約 150萬千瓦,主要分布在煙臺、威海、青島等沿海地區。我省的風能資源總量為 6700 萬千瓦,相當于 3.68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在此基礎上估算認為,全省可開發的風電場有 38座。
而在文登,海岸蜿蜒,山青水秀,四季分明,風力資源十分豐富。這個市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岸地帶及沿海灘涂以及淺海流域,具體分布:一是風能資源較豐富區,位于文登市南海金灘、澤庫鎮等南部沿海一帶;二是風能資源可利用區,位于全市離海岸10 公里左右陸平原和山丘地帶;三是淺海風能資源區。
從進駐文登的新能源企業而言,他們更看重文登的服務軟環境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南海新區有碼頭、港口,便于大型結構件運輸。同時,這一帶風力資源十分豐富,風電客戶集中,便于我們就近供貨。”龍江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柏青告訴記者,“一家從事風力發電機組電氣研發生產的公司,原本打算落戶外省某地,經過我們介紹,這家公司覺得這里投資環境好,有著完善的風電產業鏈,最終決定落戶南海新區。”
據文登市發改委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歌美颯風電、大唐風電二期已經開工建設,鼎能風電等已核準,大唐風電三期和四期工程、國電新能源宋村風力發電、華能集團埠口高村風力發電、中電新能源爬山等項目已經簽約,10―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建設也將適時啟動,并爭取列為國家示范海上風電場,計劃到2020年全市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
據測算,上述新能源項目總投資約 100多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每年將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實現利稅6億元,按風電機組年上網電量25 億千瓦時計算,每年可節約標煤80 萬噸,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灰渣分別減少 1.5萬噸、 160 萬噸、 20萬噸,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