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鳳凰衛視資訊臺總編輯兼首席評論員阮次山,近日專訪剛剛攜明陽電氣赴紐約上市的明陽集團董事長張傳衛,并于前晚在鳳凰衛視《新聞今日談》播出。張傳衛預測,未來風電成本會進一步降低。
張傳衛是應阮次山之邀而接受專訪的。從播出的新聞來看,阮次山的整個采訪主要在圍繞風電成本進行。張傳衛稱,他有一個大膽的預測:隨著風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產業鏈的成熟,尤其是大型風機,諸如2.5兆瓦、3兆瓦風機,海上3兆瓦到5兆瓦,乃至于6兆瓦大型風機的推出,風電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
如果與火力發電的成本相比較,張傳衛說,隨著火電的資源稅和環境稅,運輸費用以及安全治理這樣一些心理成本的增加,預計到2011年底,火電和風電的單位造價成本會幾乎實現對等。
當阮次山問及中國風電的地理以及環境優弱勢時,張傳衛表示,中國國土遼闊,從上海到陸上,形成了兩大主要風帶:一個是從環渤海到華東,到華南,到北部灣整個沿海形成了一個大的海上風帶;另一個是從西部的新疆、甘肅到內蒙古,一直到東北三省,在迂回到河北張家口的陸上風帶,這兩大風帶至少可供未來十年的大開發,而保守預計這兩大風帶可供開發的資源超過20億千瓦,比三峽所能提供的能量都要大得多。
張傳衛還表示,中國的裝備制造業的產業鏈已趨于成熟。諸如明陽電氣這樣的公司,從鋼鐵到精密加工,到電力、電子到電氣控制,到電網,整個的技術和產業鏈是完全可以支撐和服務大的風能資源的開發。在技術上也實現了突破,目前上百噸,乃至于幾百噸大型風機在上百米上空,最惡劣的情況下,能運行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