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的背后,是我國風電產業的高速發展。
自2004年以來,我國的風電裝機已連續5年增幅超過100%,到2009年底突破2500萬千瓦。業內預測,在基數不斷增大的條件下,今年國內風電依然將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將新增風電裝機1700萬-1800萬千瓦,增幅約70%。到今年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4500萬千瓦。
然而,伴隨著風電快速發展的,是對風機產能過剩的質疑。早在8月23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鳳起就指出,風機整機制造產能過剩已經很明顯。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目前國內風機行業整體上已呈一種產能過剩的趨勢,這就使得金融機構趨向于控制對該行業的信貸規模,相關中小企業要想在這種環境下獲得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顯然不太容易。因此,這些企業選擇通過資本市場來融資。
不過,相對于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4500萬千瓦不過是我國風電產業的一個小起點而已。科技部上周發布的《中國2010發展中的清潔能源科技》報告稱,中國將風力發電作為調整能源結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替代能源之一,預計2020年裝機容量可達到1.2億至1.5億千瓦。這就意味著未來十年我國將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達1億千瓦左右。
中原證券發布分析報告指出,風電企業紛紛上市,就是希望補充更多的現金,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十年的快速發展。報告指出,風機產能即使現階段出現短期過剩,也能在不遠的將來被市場所消化。此外,中國風機還可以瞄準海外市場。在明陽風電和金風科技的招股說明書中,兩家企業都特別強調海外市場的巨大潛力。據了解,2009年我國只出口了20臺風機,總容量為28.75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