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和中央爭奪風電開發審批權,使中國出現了世界獨特的“5萬千瓦現象”
7月20日舉行的“上半年能源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宣布:中國新能源發展已走到了美國的前面,其中,風電裝機增速全球第一。
此前,宣布10年投入1500億美元發展新能源技術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兩次不同的公開場合說:中國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領域投資巨大,美國應該“學習”中國。在為墨西哥漏油事件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時,奧巴馬繼續贊譽中國對新能源的投資。
相比其他成熟產業領域,新能源與政策關聯更為密切。比如,風電發展高度依賴于政府補貼。也正因如此,一些奇怪的現象出現了。
華能集團公司新疆三塘湖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新疆日報日前宣布:投資3.7億元、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三塘湖風電場一場一期工程6月份已竣工,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二期工程預計今年9月底竣工。
消息還同時介紹說,華能三塘湖二場50萬千瓦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經展開,共規劃10期。由此可以推算,每期應該都是4.95萬千瓦。
這些頻繁出現的“4.95萬千瓦”,都剛好控制在5萬千瓦范圍之內,充分展示了中國和國外風電開發的不同。
5萬千瓦現象
事實上,很多風電場都在這樣做。
通過網上搜索,就可以發現大唐集團公司“托克遜風電一期49.5兆瓦工程開工儀式在這里舉行”“中廣核新疆吉木乃風電場規劃裝機200兆瓦,一期工程總裝機容量為49.5兆瓦”等大量含有“49.5兆瓦”字樣的風電項目。49.5兆瓦,即4.95萬千瓦。
“因為地方和中央爭奪風電開發審批權,才出現中國獨創的‘5萬千瓦現象’。”長期跟蹤研究風電政策、為高層提供政策建議的夏天(化名)說。
根據中國現行風電項目審批制度,5萬千瓦及以上規模需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審批,5萬千瓦以下項目由地方政府自行審批。
“‘5萬千瓦現象’造成的一個后果是地方不聽中央的規劃,風電電源和配套建設脫節,導致一系列問題產生。”夏天充滿憂慮,“比如眼下萬分著急的風電上網、風電消納問題。”
在5月28日召開的國家電網公司風電發展工作座談會上,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說,目前風電發展存在的問題包括:風電項目與電網項目審批脫節;國家和地方分別審批,先批風電項目,后批電網項目;(風電開發)沒有規劃,消納方向不明確;風電開發與電網建設之間不協調,不能做到有機銜接。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則警告說,若不解決風電規劃和電網規劃脫節問題,“風電三峽”將會成為“瘸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