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良好的風力資源不僅得到了電力巨頭的青睞,而且也引來國內外許多風電設備生產企業“逐鹿”。
一方面是逐漸與風電主機生產廠家所配套,一方面則是緊鑼密鼓地準備生產風電整套設備,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快了在威海投資建設風電設備的步伐。
日前,在文登南海,威海龍江重工機械裝備有限公司正在緊張施工中。威海龍江重工工程總投資5.2個億,而一期投資為1個億,總投資分3年完成。“一期生產風電塔筒400根,主機和輪轂400臺套,長期規劃則包括風電機組。”威海龍江重工總經理孫柏青說。
這家來自黑龍江的公司選擇在威海落戶,正是看好了威海良好的風電資源。
“山東海岸線較長,風力資源豐富,而且國家政策對山東風電的發展也有長期的規劃建設,目標明確,這正是我們選擇在威海投資的重要原因。”孫柏青說,“作為投資方,我們與國內的五大電力公司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而他們在山東正在開發風電項目,尤其是在威海已有許多風電項目已經開工建設。”
在經區崮山,華東重工同樣正在緊張地建設風電設備部件生產線。2009年1月8日,華東數控與德國希斯莊明合資成立華東重工,主要從事金屬切削機床和大型精密機械零部件的加工。同時,雙方將建造國內第一條、世界第二條1.5兆瓦至5兆瓦風電設備大型部件的柔性加工生產線,主要加工龍骨、齒輪箱、扭角等。威海華東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寧有維曾表示,這是華東數控圍繞裝備制造行業需求,將產業鏈條向下游能源制造業延伸的戰略之舉。有人士分析,目前國內尚未有3兆瓦至5兆瓦的風電設備生產企業,華東重工未來將會在風電設備加工上拿到更多的國外訂單。
而在今年,從配套設備到整機,威海風電產業鏈條完整化的腳步也越來越快。
除了威海龍江重工規劃將建設風電機組外,一家風電整機生產企業也全新誕生。
3月20日,韓國現代與大唐山東公司聯合投資的風電設備制造項目簽字儀式在文登舉行。
這一項目的簽約,無疑成為威海風電產業發展的催化劑,為我市風電產業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扣上了重要的一環。
該項目一期投資就達到了8000萬美元,主要生產2兆瓦以上的風機,一期生產規模為600兆瓦。“計劃在2011年投產。”文登市發改局的一名相關負責人介紹。
3月29日,在協議簽下不久,大唐山東相關人員就啟動了韓國之行。“我們此行,正是與韓國現代重工業繼續洽談下一步如何加快建設的情況。”大唐文登風電項目的負責人李正福說。
對于這個項目,韓國現代重工業電氣電子系統事業本部部長金權泰充滿了信心。他說,威海是一座環境優越、適宜投資創業的城市,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特別是南海臨港產業區,規劃標準高、建設速度快,已經初步構建起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產業新平臺。“我們有信心將風電設備制造項目做大做強。”
據李正福介紹,大唐在威海目前已經啟動了多個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了20萬千瓦,而下一步還會在威海繼續發展風電項目,而這一風電設備企業的上馬,無疑對大唐風電今后的風電項目提供了便利。
威海風電設備制造業的興起對整合威海風電產業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有人認為,目前,威海的風電設備生產企業如同天女散花般分布在各處,且各自為戰,如何利用市場化手段整合威海現有的風電設備制造資源,使同處一條產業鏈上的企業形成合力,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加強風電設備生產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強風電設備生產企業與風電企業之間的合作,無疑是目前一條比較實際的破解之道。”市發改委重點科科長程劍說,而未來,威海的風電設備生產企業則應依托技術優勢和產品創新優勢在風電產業鏈條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這方面,市發改委正在醞釀應對之策。“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初步想法,準備召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座談會,為我市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搭建一個面對面交流的平臺。”程劍說。
機遇與挑戰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