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計在10年后,無硼無氟的玻纖將是量大面廣的主流玻纖增強材料。
2、高強高模量玻纖的池窯化生產,與“S(高強)”玻纖相比,具有極高性價比的優勢。高性能(高強、高模、高耐疲勞和高耐腐蝕的)復合材料成為金屬材料、木材、混凝土材料的有力競爭者。
3、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用量會大幅上升。熱塑玻璃鋼增量的最大動力源是產品的環保概念和高的生產效率,熱塑性材料可回收再使用,在汽車、電子電器行業的增量尤為迅速,同時熱塑樹脂性能的提升也使其應用范圍大為擴大。重慶國際是TPCS和LFR玻纖的全球三大供應商之一。
4、風電目前是最熱門的產業,但10年后葉片的回收處置將是大難題。
三、危機之后玻纖企業發展的思考。這次金融危機對玻纖產業的沖擊范圍之大,影響之深為全球玻纖產業有史以來所罕見。
1、危機過去1年,到去年9-10月份,大部分企業的產銷率都基本恢復;但全球只有極少數企業當月實現了真實意義上的扭虧,行業的復蘇之路依然漫長。
2、綜觀國內外市場,率先走出危機影響和扭虧的企業,其共同特點是:合理的產品結構,良好的品牌質量,適度的生產規模。
3、中國玻纖行業由于產能規模大,庫存較多,各企業的能用產品結構重疊度大(纏繞/擠拉紗、短切氈、方格布、通用熱塑長纖、噴射紗等)因素,中國可能是全球玻纖業最后走出金融危機影響和行業復蘇之路最漫長的國家。
全球金融危機再次證明,企業綜合競爭力在于產品結構、產品質量、適度規模和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