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勇認為,要戰勝當前的金融危機,除一系列治標措施外,關鍵是打造一個幾十萬億美元實體經濟的新產業帶動世界經濟走出困境,成為新一輪增長周期的領頭產業。顯然,生物、納米相關產業目前還難以勝此重任,唯有新能源產業群已具備興起條件,能擔當引擎大任。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重點主要在四個重點領域: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煤、油、氣等傳統能源向清潔化升級;先進核能進入新一輪發展熱潮;清潔動力促進汽車技術大換代。 □ 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與展望
目前,我國水力、核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產業均實現了高速增長,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連續三年翻番。此外,對傳統化石燃料的清潔利用也被納入新能源產業。根據中國科學院今年6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到2050年,中國使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有望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45%。
核電、風電、太陽能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截至去年年底,中國核電已建成運行11個反應堆,總裝機容量910萬千瓦;核準在建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540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風電連續三年翻番增長,裝機容量達到1217萬千瓦,居世界第四;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超過1.25億平方米,年產能4000萬平方米,均居世界第一。 光伏發電
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7月21日聯合宣布在我國正式啟動金太陽示范工程,這意味著國內光伏發電市場將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并有望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7月舉行的全國財政經建工作會上,財政部明確提出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五大新能源支持發展體系的建設與落實,即圍繞“光伏發電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生物質能源發展、風電規模化開發”五項重點領域,從“公共平臺、技術研發、產業化、示范推廣、消費培育”五個環節予以全面推動,力爭在重點領域、重點產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