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字字珠璣,涉及國民經濟諸多領域,報告的定調代表政府工作重心和方向。從能源板塊來看,政府工作報告5次提到能源、3次提到電力,重點工作涉及三個方面:電改、新能源并網消納、煤電去產能。
對于電改,政府工作報告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將電力行業作為推進混改的重點領域,要求“邁出實質性步伐”,并特別強調“抓好”電力體制改革。在去年基礎上,我們認為今年將是電改第二個爆發期。涪陵電力、文山電力等電網系統售電平臺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合縱科技、北京科銳等受益于增量配電市場放開的小市值、高彈性標的。
對于新能源并網消納,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棄風、棄光、棄水”問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經過高增長后,風電、光伏增速開始回落,“三棄”問題日漸突出,這一問題也已得到國務院高層的關注,在一系列體制和技術措施后,預期年內有望得到好轉。推薦行業龍頭標的金風科技、天順風能、泰勝風能、隆基股份。
對于煤電去產能,國務院的態度堅決,提出今年“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通過強硬行政手段,輔之以電改的市場方法,發電側去產能效應可以在短期顯現,煤電階段性惡化的經營狀況也有望觸底。推薦業績有望扭虧標的:大唐發電、甘肅電投。
>>>> 一、抓好電改,電力行業混改要邁出實質性步伐
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抓好電力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開放競爭性業務。”
電力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更是中央政府強力推進的工作。新一輪電改自2015年推進已屆滿兩年,兩年間,改革從政策出臺到局部試點,再到配套文件落地、大刀闊斧全面推進,改革進程超出電力行業和資本市場預期。
圖表 1 電改產生新的電力市場交易秩序
電改正在顛覆傳統電力市場秩序。目前,全國23個省啟動電力體制綜改試點、33家電力交易機構注冊成立、31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全面覆蓋、6400家售電公司成立、電力市場化交易突破1萬億千瓦時、105家增量配網改革啟動。
電改也是當前經濟體制改革中推行最具有基礎,最能見成效、出業績的領域。在電力供給側改革、中央與地方強力推進、電改紅利釋放等多重因素驅動下,我們認為電改在2017年將進入第二輪爆發期。
>>>> 二、新能源并網消納難題待解,推薦龍頭成長標的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緊解決機制和技術問題,優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這是“棄風、棄光、棄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方面沒有回避清潔能源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凸顯國家解決問題的決心。
從“十二五”開始,我國可再生能源進入快速發展的通道,目前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位列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分布為150GW、77GW。從新能源裝機容量與最大負荷的比值(即新能源滲透率)來看,我國為22%,高于美國(10%),低于丹麥(93%)、西班牙(78%)和葡萄牙(63%),處于中等水平。在相對較低的滲透率指標下,棄風(光)限電、補貼拖欠、增長后勁不足等問題引起各方關注。
圖表 2 風電裝機增速從高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