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能源結構正孕育著重大的轉變,即由礦物能源系統向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可持續能源系統轉變。在眾多的可再生能源中,目前發展最快、商業化最廣泛、經濟上最適用的,當數風力發電。
1、當前風電發展的形勢
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公布的年度數據顯示,2008年,世界風電產業發展迅猛,全球整體風電裝機容量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了120.8GW,增長率為28.8%,高于過去十年的平均值。在歐洲、北美和亞洲三大主力市場的驅動下,2008年世界風電新增裝機容量超過27GW,風電裝機總值達365億歐元(475億美元)。其中,美國新增裝機容量8358MW,總裝機容量達到25170 MW,占世界裝機總量的20.8%,超過德國,成為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的第一大國[1]。
1.2中國風電發展形勢。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 2008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630萬千瓦,占全球新增裝機的23%;總裝機達到1221萬千瓦,占全球總裝機的10%[2]]。中國風能協會專家曾用“爆發性增長”來形容中國目前的風電行業。從2006到2008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連續3年增長超過100%,其間每年風電新裝機容量都是此前20多年的總和。目前中國的風電發展已躋身世界風電裝機容量超千萬千瓦的行列,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風電大國。另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CREIA)的資料顯示,預計2009年新增裝機容量還會翻番,屆時會達到該年度世界新增風電裝機總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中國將一路趕超德國和西班牙,至2010年總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二位。
2、目前風電發展面臨的問題
在風能產業 “井噴式”發展的背后,面臨著諸多隱憂:
2.1電網制約。隨著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風電上網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大瓶頸。⑴現有電網輸配能力不足。由于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三北(華北、西北、東北)和東南沿海等偏遠地區,絕大部分處于電網末梢,電網建設相對薄弱,現有電網輸配能力與風電發展的規模不相符。⑵電網電量的調度存在嚴重隱患。建立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必將使區域性電網的電量大大增加,電量的增加必然要求電量的調度非常完善。如果因為電網建設跟不上去,就會出現發出來的電送不出去,產生‘窩電’現象,電網便將不堪重負而崩潰;由于風力發電的間斷性,將導致輸出線路的輸送功率大幅度變化,進而引起線路充電功率的大起大落,從而影響電網的穩定、調度、運行方式、頻率控制、電壓調整、電能質量等;面對超大規模風電的遠距離輸電問題,不僅缺乏實際運行的管理經驗,而且理論分析計算的結論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因此風電基地將存在較大的系統穩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