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風電裝機并網發電難如人意,近日,約1/3的風電裝機并網項目處于閑置狀態的內蒙古已經上書中央,要求解決風電需求出路的問題。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指出,目前內蒙古乃至全國風電場普遍經營困難,甚至虧損,還有近1/3的風電機組處于閑置狀態,原因看似是電網送出系統的能力太差,電廠發出的電在當地消化不完,外送也送不出去,實則是我國風電產業還處于成長的初期,并沒有真正走上正軌。這一點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技術瓶頸無法突破導致成本高企、風電設備投資過于盲目、電網設備相對落后等等。因此,即使風電開發大省內蒙古已經上書中央,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大量風電機組處于閑置狀態的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內蒙古風電乃至全國風電的出路仍在于風電產業本身的不斷進步。
政策領域的利好不斷,7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通知規定,中國將按風能資源狀況和工程建設條件,將全國分為四類風能資源區。四類資源區風電標桿電價水平分別為每千瓦時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該上網價標準自2009年8月1日起實行。
7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國家電網公司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修訂版)》。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印彪也表示,今后也將加強新能源項目前期指導工作,確保新能源發電及時上網。
姜謙指出,這一系列政策的陸續出臺,說明國家監管部門已經意識到風電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種種瓶頸,并著手進行解決。但目前來看,風電產業發展的瓶頸還很多,其中一部分是可以短時期內得到解決的,但并網難等問題短期內得到根除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從可持續發展方面來看,在成本相對依然高企,電網設備依然落后的狀況下,適當放慢風電產業的發展速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