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2013年的發展低谷后,全球風電市場逐漸回暖,不少上市風機制造商在2015年第一季度收獲可觀的營利水平。全球在2015年第一季度陸上風電新增裝機6.8GW,其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國。從全球裝機分布來看,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新興市場迅速崛起,歐美市場呈現出比較穩定的發展趨勢。亞洲超越了傳統的歐美市場,成為全球裝機最多的區域;非洲市場在2014年裝機規模歷史性突破1GW。
國內風電產業發展情況
1、提前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
2015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9.16GW,到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105.53GW,累計并網容量同比增長27.6%,提前完成風電“十二五”規劃目標。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最多的區域是西北地區3.12GW,累計并網容量達到27.05GW;累計并網容量最多的區域是華北地區34.31GW,今年上半年新增并網容量為1.61GW。
2015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并網容量分布情況
2、風電運行增長的同時,棄風限電仍在加劇
上半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9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7%;風電棄風電量17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1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2%,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993小時,同比增加15小時。棄風限電仍在加劇,上半年來風好于去年同期,客觀上增加了并網運行和消納壓力;另一方面是全國電力需求放緩、風電本地消納不足以及部分地區配套電網建設與風電建設不協調等原因所致。因此國家能源局每年把做好風電市場消納作為重點工作,通過提出針對性的整體解決方案,保障重點地區的風電消納,對棄風限電較嚴重的地區,原則上不允許再擴大風電建設規模。同時,要求加強風電基地配套送出通道建設,不斷完善網架結構,擴大風能資源配置范圍,提高電網消納風電的能力。
3、風電上下游企業經營均有提升
上半年,國內風電產業穩步上升,同時國家風電政策促使風電企業加快裝機步伐,最大受益者即風電設備制造商。在已公布業績報告的制造商中,除華銳風機營業收入下滑外,其他公司業績均明顯增加。
表1 2015年一季度部分風電制造商營收比較
與風電設備制造業回暖一致的是,下游風電場開發商的業績也逐漸提升,逐漸改變了去年上下游冷熱不均的情況。
表2 2015年一季度部分風電運營商業績比較
4、政策重心轉向市場化
國家能源局在201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報告中不再設定風電具體發展目標。取而代之,以大力推進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機制創新、抓好國際合作等為主線,部署2015年重點能源工作。
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風電年度開發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本省(區、市)范圍內就地消納的風電項目,由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自行選擇項目,確定項目建設單位,并納入年度開發方案。鼓勵各省(區、市)開展以市場化手段配置風能資源的試點工作。
為鼓勵利用風力發電,促進相關產業健康發展,財政部自2015年7月1日起,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風力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
5、風機運維為供應商拓展業務提供巨大空間
我國風機在2010年之前以兩年質保、之后以3-5年質保為主。2006-2010年期間,隨著國內風電產業高速發展大批風機投入運行,這個時期的風機目前大部分走出了質保期。風電裝機的快速增長,帶來的必然是設備維護量的大幅增加。
我國風能優質資源區和新增裝機容量的逐漸減少,風機運維將為整機提供商在競爭激烈的新增裝機市場中拓展業務提供巨大空間。目前國內風電裝機突破1億千瓦,2020年將突破2億千瓦,如此巨大的裝機容量,將使風機運維市場成為新能源裝備制造業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