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需求放緩 首季棄風加劇
—一季度平均棄風率18.6%,同比上升6.6個百分點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來自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首次突破1億千瓦,達到10107萬千瓦。與此同時,風電棄風限電形勢加劇,一季度全國風電棄風電量107.4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58.96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8.6%,6.6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3個月內全國約有107億千瓦時的風電由于被限發而損失,同比翻一番。按2014年供電標準煤耗318克/千瓦時測算,這些損失的電量折合標準煤超過340萬噸。其中東北地區棄風率最高,達到33%;其次為西北和華北地區,限電比例分別為20%和27.89%。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副秘書長沈德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一季度風電棄風限電形勢加劇,主要來自3方面原因:客觀上今年來風好于去年同期;全國電力需求放緩導致風電本地消納不足;去年以來新增裝機較快也增加了并網運行和電網外送的壓力。
多因素導致今年風電消納壓力大增
“棄風限電”作為制約我國風電進一步發展的主要瓶頸,在2014年稍稍緩解后,2015年第一季度的棄風數據又使這一長期痼疾重回大眾視野,并且再度加碼。
“18.6%的棄風率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在我國風電行業出現棄風情況最嚴重的2012年,平均棄風率為17.12%,全年全國棄風電量208億千瓦時。”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告訴記者,即使跟“創紀錄”
的2012年的棄風數據比較,今年一季度僅三個月的棄風電量,就已經達到當年全年的一半,棄風率也比2012年高出近1.5個百分點。
根據國家能源局作出的初步分析,一季度風電棄風限電形勢加劇,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來風好于去年同期,客觀上增加了并網運行和消納的壓力;另一方面是全國電力需求放緩,風電本地消納不足以及部分地區風電配套電網建設相對滯后所致。
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2014年風電產業監測數據。2013年至2014年中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與棄風率顯示出了不同的發展趨勢:平均利用小時數下降了181小時,為1893小時;棄風率下降4個百分點,為8%。
按慣常理解,棄風率下降應該對平均利用小時數的上升起到助推作用,而2014年的情況竟恰得其反。當時就有專家理性地發現,2014年平均利用小時數和棄風率大幅下降的原因,應該更多地受到了“小風年”的影響。“從發電量來看,2014年風電發電量為1534億千瓦時,沒有達到預期的1800億千瓦時,并網裝機容量卻有達到預期值。雖然2014年的棄風電量和棄風率出現下降,可是我國棄風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沈德昌表示。
4月初,國家能源局以特急文件發布《關于做好2015年度風電并網消納有關工作的通知》。該通知稱,受當年風速偏小等因素的影響,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下降約180小時,但棄風限電問題仍是影響我國風電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
2015年,三北地區投產的風電規模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風電消納的形勢將非常嚴峻。
據記者初步了解,2014年四季度風機招標量約1010萬千瓦,創歷史新高。此外,今年下半年風電分區上網電價下調的預期一直存在,二、三類風資源區成為搶裝重點,上述跡象表明今年后三季度還將有風電場大規模開工,風電消納壓力持續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