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俊峰看來,低碳經濟的實現不僅在中國任重道遠,即便是在歐美發達國家,低碳經濟這個富有挑戰的課題至今尚未形成成熟“樣本”。
“目前全球只有少數北歐國家走上了低碳的發展道路,而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日本等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目前并未完成其所承諾的溫室氣體減排指標,這說明發展低碳經濟是相當困難的。”李俊峰說,不應把低碳經濟更多地關注在一些科學技術層面上,而是要改變一種生活方式,將低碳經濟作為生態文明重要的技術選擇。(王莉)
背景知識:什么是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是指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的經濟發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這一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經濟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
近些年來,科學界以及各國政府已經基本達成一致,認為人類活動導致地球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不斷增多,氣候正在發生變化。在可預見的將來,溫室氣體水平過高導致的全球變暖會對人類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推行低碳經濟被認為是避免氣候發生災難性變化、保持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改變。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
2009年6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布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2)》藍皮書就指出,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正在成為各級部門決策者的共識。節能減排,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既是救治全球氣候變暖的關鍵性方案,也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手段。
在低碳經濟問題上,人們需澄清一些認識上的誤區。首先,低碳不等于貧困,貧困不是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第二,發展低碳經濟不會限制高能耗產業的引進和發展,只要這些產業的技術水平領先,就符合低碳經濟發展需求;第三,低碳經濟不一定成本很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甚至會幫助節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術,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礙;第四,低碳經濟并不是未來需要做的事情,而是應該從現在做起;第五,發展低碳經濟是關乎每個人的事情,應對全球變暖,關乎地球上每個國家和地區,關乎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