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兩會上,全國政協會員、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提出,利用特高壓技術實現西電東送、北電南供,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能源資源將是我國能源發展的基本格局。
盡管在此之前,關于全國發展特高壓的爭論此起彼伏,但仍有不少專家認為,特高壓是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現實選擇。
朱共山認為,我國80%以上的煤炭、水能、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分布在西北部地區,70%以上的電力消費集中在中東部地區。預計2020年、2050年,我國發電裝機將分別超過20億、40億千瓦,全社會用電量分別達到8.4萬億、15.3萬億千瓦時。
以協鑫所在地江蘇省來說,江蘇是用能大省、資源小省,這就決定了其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同時,由于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帶來霧霾等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因此,朱共山建議,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將西北部的清潔能源輸送到江蘇,化解能源供給矛盾,從源頭治理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
據悉,2020年江蘇特高壓目標網架建成后,可保障江蘇省內的500萬千瓦核電、1000萬千瓦風電、500萬千瓦太陽能、120萬千瓦生物質能、250萬千瓦抽水蓄能等清潔能源,以及省外的5000萬千瓦外來電全額消納。每年消納清潔能源電量達到3100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96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2.4億噸、二氧化硫11萬噸。
朱共山認為特高壓存在開發和利用是經濟可行的,他提供的數據是:特高壓交流單位輸電能力投資為500千伏的3/4,單位容量走廊寬度只有500千伏的1/3—1/2.同時西部、北部能源基地通過特高壓電網送電東中部負荷中心,到網電價低于受端地區標桿電價7-9分/度,可有效抑制電價上漲。
因此,朱共山建議,加快核準錫盟—江蘇、山西—江蘇、南京—徐州—連云港[0.32% 資金 研報]—泰州等一批條件成熟、當前急需的特高壓工程。他認為,特高壓工程建成后,可將西部北部地區的風電開發利用規模,由8800萬千瓦大幅提高到3億千瓦以上,每年可向中東部地區送電1.87萬億千瓦時,減少當地電煤消耗8.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430萬噸。中東部地區2020年的PM2.5污染比2010年可降低2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