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能源互聯網將帶來無限可能
北京商報:互聯網將給能源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劉東:當互聯網全速進入“互聯網+”的產業化時代,對各個行業來說,是摧毀,是改革,更是顛覆。對能源行業而言,也必將是一次顛覆,并將產生一些新的格局及業態。可以預見,當能源遇見互聯網,勢必將產生一個巨大的能量體。利用ICT技術,通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有效監控等,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智能化,達到能源的經濟性、高效性、環保性,這種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能源的完美結合,甚至將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目前在美國社區,寬帶已經和家庭的節電、節能相結合。管理者根據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進行數據挖掘,測算出該社區的用電習慣及波峰波谷。再根據不同的用戶需求進行定制化服務,最終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這僅僅是一個社區案例,當同樣的原理用于更廣闊的空間,對于全球的能源問題來說,無疑將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北京商報:如何才能構建真正的能源互聯網?
劉東:構建能源互聯網,首先就是連接,將數以百億計的設備與網絡相連。其次是統一,將這些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格式統一。最后則是怎么保證數據的安全。解決這些問題務必需要一套共同的標準,這套標準早已被全球多家企業進行了驗證,那就是IEEE 1888標準,它解決了能源互聯網最重要的入口問題。
北京商報:IEEE 1888能為能源互聯網發展帶來哪些改變?
劉東:圍繞IEEE 1888標準,將形成包括終端產品、匯聚產品、多協議網關產品、存儲系統、智能分析平臺、可視化界面、認證與安全系統、網管和計費系統、系統集成、認證與測試、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的產業鏈。基于IEEE 1888標準構建綠色城市,可以解決城市中不同能耗設備和管理平臺無法互聯互通、無法協同控制以及信息化規范不統一的問題,通過IPv6/IPv4網絡管理城市中家庭、工廠、樓宇、數據中心的各種用能設備,支持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引入,支持對液流電池等大容量儲能設備的遠程管理,在城市范圍內構建區域能源管理系統和綠色城市節能減排信息化運營平臺,實現智能“創能、儲能、節能”一體化管理。
北京商報:能源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會給創業者帶來什么樣的機會?
劉東:能源互聯網搭建了一個跨領域的平臺,可以讓互聯網產業和能源產業在一個平臺上進行交流和碰撞。未來,將需要更多復合型人才,他們需要既懂互聯網也懂能源產業。也許這里會出現下一個比爾˙蓋茨、下一個喬布斯……因為它意味著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