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投資與貿易署中國區代表
——Markus Hempel——
德國有很多的工業,大部分的風力發電一般是在陸上或者是在北部的海上。大多數的能源消費都發生在南部,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更好的輸電系統的原因所在。有了這樣一個需求,就需要建設高壓的電網系統,這是基礎設施方面的要求。
市場方面總的來說,一方面我們有海上風電行業,我們需要減少成本,進行標準化工作。同時在這個行業內,我們還有一些機會,比如說進行服務創新,找到物流的更好的解決方案,同時還有安裝和運維工作,對于海上風電場來說,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好的培訓工作。對于陸上的發展,我們需要進行技術和服務的發展,更新風電機組主要是對于資源豐富的地區,能夠進一步進行風電的開發。還需要找到一些新的項目來開發,小型的風電項目,就像澳大利亞一樣,我們在這些方面也面臨著地方主義的限制,還有一些和現有的太陽能發電廠的一體化,還有怎么樣來進行自我電力的消費。
Pondera咨詢公司
——Eric Arend——
在荷蘭我們覺得,并網延誤是一個非常痛苦的經歷。如果沒有好的與電網的連接,風電場就會有很大的收入方面的損失。同時,電網的運營商應該更好的進行海上基礎設施的安裝和維護,并且我們在荷蘭會不斷的建設海上電網。同時會建設海上變電站,以便能夠和風電場實現直接的連接。還要進一步加快電網的發展,整個歐洲的電網發展的步伐都需要加快。
我們認為海上風電是非常嚴肅的業務,同時我們認為社會投資對這個行業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認為相關的股權的籌資來源已經快干涸了,我們希望通過銀行和投資者多渠道的投資來實現融資的問題。海上的空間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開發的過程可能會長達10 年,所以必須有這樣的一個空間規劃,同時也要管理好利益相關者。
海上風電也要進行風險管理,恰當的風險分攤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能否并網,以及并網的成本會是一個主要的問題。通過創新、規模經濟以及流程的改善來實現成本的降低是很重要的。我們不一定要比別人便宜,但一定要比別人質量更高,發展更穩定。
埃及中國商會副會長
——Hossam Sayed——
我們為什么要投資可再生能源呢?在今后可再生能源將會成為埃及主要出口的產品。德國做過一個研究,表明歐洲40%的能源將會是來自于中東、北非地區的太陽能和風電。為什么我們想要在現在執行一些可再生能源項目呢?一個就是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的能源,它可以增加收入,而且可以使我們在競爭當中走在前面,我們也可以進行建立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中心。在2020年,我們國家戰略是這樣的,2008年2月的時候,最高能源理事會通過了一個計劃,在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在總發電當中要占20%,其中風電12%,要超過720萬千瓦的風電并網,水電是5.8%,太陽能是占2.2%,其中包括集中式太陽能熱發電和光伏發電。
至于執行可再生能源戰略方面的政策,實際上兩塊,一個是政府部門,一個是私營部門。我們制定政策要進一步增加風電的貢獻率,主要通過競標這個方法。我們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招標,請私人部門來參與風電項目,為期為5年。這里大家可以看到,這是我們風電項目前5年的電價,這是投入15年后的電價。根據匯率,也就是我們埃及貨幣是7.15塊換一塊美元,這個是換算過來的。現在電力互聯互通方面,埃及是一個樞紐,我們建立東部阿拉伯國家和西部阿拉伯國家的電網互聯,還連通了非洲國家的電網。
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發展部總經理
——趙 輝——
河北風電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風電占比較低,限電情況較嚴重。河北已決定將發展新能源放在整個能源結構調整的最重要位置,作為河北的支柱產業,繼續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加快電網通道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