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目標長路漫漫
我們在2010年的時候,曾經給海上風電定了一個我們認為不算很激進的目標--大概到2015年建成500萬千瓦,但是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可能還是遠遠沒有辦法達到的。
在中國,一般的規劃,都是習慣超額完成。現在差距這么大,大家也能感覺到,在海上風電領域,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編者按:海上風電目前已投產的裝機容量只有40萬千瓦左右。)
但是在這里必須說一件事情,我們對于海上風電仍然寄予非常大的期望。因為對于沿海的省份來說,他們清潔能源的來源非常匱乏,海上風電將是他們非常重要的清潔能源電力來源。
“其實心里也沒底”
為了促進海上風電的發展,今年6月份制定了一個階段性的海上風電電價,大家也都清楚,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運的近海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85元,潮間帶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很多人覺得這個定價偏低,它實際上也反映了我們對于海上風電的謹慎的態度。
對于開發商和施工企業,可能有一個比較好的消息。就是近期國家能源局最終還是要盡快的落實并開啟一個海上風電的建設方案,這個規模可能在10GW左右。這次在市場準入這塊,我們沒有設置門檻,只要是愿意干的項目,只要在用海上沒有沖突的,原則上我們都會積極支持。
但是對于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比如,2015年底,就是十二五的結束的時間,以及2016年底,還有2020年,究竟能夠完成多少的安裝量,我們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心里還沒有底。
海上風電的對手是陸上風電?
現在實際上面臨一個選擇。跟歐洲相比,歐洲現在很大程度上,陸上風電在地域上已經趨于飽和了,所以海上風電是他們非常重要的選擇。但是對于中國來說,實際上,陸上風電的發展潛力很大,而且需要的補貼更少。所以對我們在未來的規劃中間,就需要有一個權衡。